新版2025中国大学排名出炉,6所“双非”高校跻身国内百强
新版2025中国大学排名出炉,6所“双非”高校跻身国内百强
近日,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在该榜单中,有6所"双非"高校成功跻身国内百强行列,展现了强劲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深圳大学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显示,深圳大学位列全国第58位,超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中师范大学等老牌211高校,表现十分抢眼。
深圳大学坐落于深圳这一科技创新中心,与华为、腾讯、大疆等科技巨头相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如光电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实验室,并设有全国首个"大学生创业园"。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学校表现突出,学生创业率常年位居全国高校前三。学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工程、建筑学、经济学等学科实力雄厚,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ESI全球前1%。
深圳大学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独具特色,推行"学分制"和"书院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鼓励个性化发展。此外,学校还开放实验室资源给低年级学生,使本科生有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83位。作为一所实力强劲的高校,浙江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展现出诸多特色和优势。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化学、工程学等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浙江工业大学构建了以拔尖创新人才为引领、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体、复合型人才为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众多实践平台,建有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并与美国、德国等海外院校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87位。作为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13大学科门类,综合实力强劲,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学校教学资源丰富,优势学科突出,拥有4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中,兽医学学科在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级榜单中获得A-成绩,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作物学、畜牧学分别位列全国第3、9位。
在人才培养方面,扬州大学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校学习,1年企业实习,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91位。作为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的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南京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南京工业大学的王牌学科,属于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处于全国顶尖学科方阵(前3%或第2名)。此外,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等学科实力也非常强,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还进入了ESI全球前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94位。作为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也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学校设有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多个院系,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工程是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为B+,其中电子科学与技术还被某机构评为"五星级学科"。
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在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第96位。作为江苏省和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共建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大学入选了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名单。
学校历史底蕴深厚,早在1978年就是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之列。学校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以及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设有金山英才班、计算机科学拔尖基地班、吴仲华班、高良润班、菁英学院等,依据不同培养目标,对学生实施"国际化、个性化、小班化"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