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主要区别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66law.cn/laws/3301466.aspx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是法律领域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形成原因、适用法律、承担责任方式以及追究责任途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解析两者的区别,并介绍刑事案件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民事责任纠纷的起诉流程和举证责任等相关内容。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区别

  1. 形成的根本原因殊异

民事责任,乃指平等主体之间由于违背了相关的民事法律法规所设定的、或者经当事人双方协商订定的义务而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

与之相反,刑事责任系基于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冲破了刑事法律规范的界限而生发的法律责任。

  1. 适用的法律法规截然迥异

针对民事责任的处理过程中,我们必须遵循的是民事法律规范;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等。

在面临刑事责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 承担责任的方式千差万别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权行为、排除妨碍、消除潜在风险、归还被侵占的财产、修复受损的原状、赔偿经济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公开赔礼道歉等等。

相比之下,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仅限于刑事处罚。

  1. 追究责任的途径各具特色

对于民事责任,我们遵循“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只有当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之后,法院才会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对于刑事责任而言,主要由国家司法机关负责立案侦查,以追究犯罪嫌疑人的法律责任。在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特定条件下,当事人亦可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刑事案件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

  1. 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
  2. 有明确的被告人
  3. 有请求赔偿的具体要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

民事责任纠纷的起诉流程

  1. 准备好民事诉讼状
  2. 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
  3. 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
  4. 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

民事责任纠纷的举证责任

  1.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3.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承担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身自由会受到限制,但是在民事案件中侵权人的人身自由不会受到限制。不过侵权行为构成犯罪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并不冲突。

民事诉讼中发现刑事犯罪的处理方式

在民事诉讼过程中,若发现存在涉及到犯罪行为的事宜,可采取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 如果所发现的犯罪属于刑事自诉案件,而当事人未能提起控诉,则在该情况下,仍需依法进行普通民事案件的审理工作
  2. 倘若作为原告的一方希望追究涉案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并且附带提出了相关诉讼请求,那么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法院可决定将案件移送至刑事审判庭进行审理
  3. 当发现的犯罪涉及到公诉案件时,法院应当立即裁定中止正在进行的民事案件审理程序,同时将所发现的相关情况或线索迅速移送至具备侦查权限的侦查机关进行进一步调查处理

民事诉讼是否可以转为刑事诉讼

  1. 从理论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
  2. 依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受害者既可以同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请求,也可以选择首先提出刑事指控,待刑事问题处理完毕之后再处理民事争议
  3. 若在审理过程中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存在涉嫌犯罪的情形,并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所确认的事实将会对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以及责任承担产生直接影响时,应依法裁定中止审理,并将犯罪线索移交至相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待刑事程序结束后再行恢复审理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明确指出,当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其享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若被害人不幸离世或失去行为能力,则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亦可代为行使上述权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