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海棠花,在苏州园林中是什么地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海棠花,在苏州园林中是什么地位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632854/

在苏州园林中,海棠花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雅俗共赏的美学意蕴。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海棠就被引入宫廷苑囿,到宋代已成为苏州园林的标配。在拙政园、留园等园林中,海棠的种植布局和景观效果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园林建筑、花街铺地、日常器物等元素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


苏州,小桥流水人家如诗如画,是宜于海棠的。
苏州园林,池馆深院古色古香,也是宜于海棠的。
无论是那幽曲的长廊外,还是玲珑嵌空的花窗前,无论是那苔痕苍苍的粉墙边,还是重峦叠嶂的山石旁,点缀一两株海棠,便胜过人间无数。

古代文人墨客对海棠可谓情有独钟。唐代何希尧《海棠》诗云:“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宋代陈与义在《春寒》诗中赞美道:“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海棠浅绛,可比胭脂,其娇姿妍态,可想而知。

文人墨客宠之以诗词,园林苑囿亦对其青睐有加。两千多年前,海棠被引入宫廷苑囿。汉武帝刘彻“上林苑”中就有海棠。至唐代,海棠已在园林中广为栽培。到两宋时期,海棠已然是苏州园林的“标配”,南宋苏州诗人范成大的石湖别业花木蔚然,春来芳草萋萋海棠绰约,范公花下流连,低徊不已,曾有“低花妨帽小携筇,深浅胭脂一万重”之叹。


留园又一村 @橘涂初四

明代嘉靖年间,长洲(今苏州)文人文徵明受邀为王氏拙政园诸景作画,其中有“繁香坞”一景,“杂植牡丹、芍药、丹桂、海棠、紫瑶诸花”,春日烂漫有如“千机锦”,淑气熏蒸则若“百和香”,其旖旎冶艳风流蕴藉,纵使隔着数百年尘烟,亦遥遥可见。



繁香坞 △文徵明

苏州园林以海棠造景,追求的是一份审美情趣,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可以说将海棠的神韵抒写到了极致。拙政园因地势原因,建园之初,即池水泓漾,即便后来数易其主,几经修建,亦保持着原来的基本布局,其山际水涯,低平之处幽旷之地,宜亭则亭之,宜榭则榭之,宜堂则堂之,宜轩则轩之,小径回环,游廊曲折,杂植花木,错落有致。


拙政园航拍 @小小影月

拙政园历代主人对园子里的花木皆用心经营,其中对海棠可谓别有情愫,因为钟情海棠,拙政园为海棠独辟一院。小院主体建筑是两开间硬山顶小轩,旧作书房,院东西周以回廊,南面设粉墙,墙上嵌书卷型砖额,形状像是案头展开的书卷,写着“海棠春坞”四字,文雅古秀,极具书卷气息,砖额下设太湖石小花坛,栽种翠竹几竿南天竺一丛,望之如一幅小品画,隽永雅致。



海棠春坞 @白墙下的花园

院内植垂丝海棠二本,它的花苞颜色较深,嫣红可爱,到花开时,嫣红转作浅绛,似被水洗淡,又似美人初妆,娇花艳质,袅袅娜娜,映衬着白墙黛瓦的园林小院,格外富于江南情调。每值江南春三月,坐于海棠春坞小院中,眼前花枝簇锦,绮绣旖旎,真觉春光烂漫,令人俗虑都捐,不酒而醉。

三月将尽时,微风吹过,满树海棠,落花纷纷。无需惆怅,那些轻盈的花瓣,没有零落成泥碾作尘,而是悠然化作清隽的海棠纹花街铺地,长久地盛开在这处以海棠为名的小小院落,永不凋零。


落花庭院 @半缘君Yuan

童寯先生《江南园林志》说:“园林无花木则无生气。盖四时之景不同,欣赏游观,怡情育物,多有赖于东篱庭砌,三径盆盎。”园林讲究叠山理水,讲究建筑布局,同时也讲究植物配置,使其错落于园中,营造出四时之景不同的效果。

春日园林花事极盛,一月看罢蜡梅,美人茶已在廊檐下顾盼生姿;二月游园赏梅花,花枝照水,冷香盈袖;三月转过深深庭院,却见海棠坼花。海棠作为我国传统花木,历来备受喜爱,便是江南寻常巷陌,亦可见其影迹,而以典雅著称的苏州园林,更是少不了海棠的点缀。



拙政园临水海棠 @白墙下的花园

阊门外留园多处栽植海棠,五峰仙馆长窗落地,沉静庄古,衬得庭院中的海棠,也多了几分庄静的气息。自五峰仙馆,穿过东园一角和冠云峰庭院,到又一村,又见海棠数株,掩映着斑驳的粉墙与月洞门,格外显得清丽。“又一村”取意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转过幽曲的竹林小径,抬眸见海棠始葩,便知这里又是一番境界。此处垂丝海棠与湖北海棠杂植,湖北海棠花期较晚,在垂丝海棠行将飘零之际,始才姗姗来迟,其花素白,瓣子略厚,近看有白瓷的质感,远望去,枝头好像负了薄薄一层春雪。垂丝海棠与湖北海棠,一清艳,一素洁,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留园五峰仙馆长窗海棠 @白墙下的花园


留园又一村两种海棠 @白墙下的花园

其他园林里,海棠亦是多见。狮子林海棠倚石而栽,拙古中透出一丝纤秀与温柔。网师园彩霞池边,栽种垂丝海棠一株,花瓣在日光的拂照下,呈现出微微透明的质感,若是绕过彩霞池,置身于竹外一枝轩中,往西望去,恰好见海棠映入八角空窗,婉约蕴藉,好似一幅春日花鸟画,透出盎然的生意。


狮子林湖石海棠 @酒窝的碎碎念


网师园窗中海棠 @姑苏恋旅人

成园时期较晚的怡园,位于古卧龙街上,园子寂寂,一到海棠花开时节,园中山亭、云墙、屋角,都好像浮在胭脂色晕化的烟霞之上,旖旎至极。常熟燕园,“曲折得宜,结构有法”,庭院幽邃,竹树丛蔚,园中洞门之旁、秀挺于黛瓦之上的一株海棠,晴时秀媚明丽,微雨天气,花珠缀雨,盈盈欲落,则多了几分娇柔之美,雨水打落的花瓣,为黑白二色的花街铺地,描上几笔胭脂,别有韵味。

古人言:“海棠韵娇,宜雕墙峻宇,障以碧纱,烧以银烛,或凭栏,或倚枕其中。” 春时游赏苏州园林,海棠著花,虽未烧银烛、障碧纱,只凭栏一眼,便觉美不胜收,不得不叹服园林设计者借花木造景的美学意蕴。


怡园海棠掩门 @半缘君Yuan


燕园落花铺地 @白墙下的花园


*海棠花盛开于春日,娇艳明媚,成为春天的象征。虽然说梅先天下春,但那时的春意是浅的,只有到了三月中旬,海棠绽放的时候,才使人觉得春意盎然起来。然而,盛极必衰,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纵然繁艳如海棠,也不能避免凋零。为了留住几许春色,人们将海棠花简化为四瓣的海棠花纹图案,运用到园林中,砌海棠洞门,便出入皆与海棠花为伴;又做海棠窗,便四季皆有春意;再铺海棠纹花街铺地,便可步步生花。


留园海棠花下 @白墙下的花园

狮子林的“探幽”洞门,是四瓣同心的半圆做成的一朵海棠花。清丽端雅,在实用价值之外,更有美学意蕴。洞门前植立奇态怪状的太湖石峰,搭配一丛翠竹,形成障景的效果,使园中景致得以敛藏,而非一览无余。在一天中某个奇妙的时刻,光线穿透海棠洞门照过来,在地面上投映出一朵海棠花,照亮同样秀美的海棠纹花街铺地。此处虽并未栽种海棠,但游人绕太湖石峰,步入海棠洞门,踏在海棠纹花街铺地上,回望时,已觉花光照眼,春色满园。


狮子林海棠门 @小小影月

园林中的洞门通常开在作分隔空间之用的围墙上,而漏花窗则多嵌于连接景点的游廊中。漏花窗形式多样,造型精美,似隔非隔,若隐若现。以古典雅致著称的苏州园林,其花窗取材自然少不了春日婉约蕴藉的海棠花。沧浪亭掩映于一丛芭蕉之后的漏花窗,窗框为海棠形,框内则是横斜逸出的枝叶,颇觉写意。拙政园一处漏花窗亦取材于这种植物,卐字纹中间嵌一朵四瓣海棠,古隽中蕴藏着一丝清雅。


沧浪亭海棠形花窗 @火之星2100


拙政园海棠纹花窗 @酒窝的碎碎念

厅堂建筑窗棂亦融入了海棠元素。耦园无俗韵轩的海棠形窗嵌玻璃,光照透窗而入,看去澄明透亮而有玉洁冰清之感。留园涵碧山房格调朴雅,南北皆设长窗,四如意头纹组成的海棠花形窗棂,极清隽灵秀,置身厅堂之中,隔窗遥望留园中部山水,古木空亭,琪花幽草,犹如一幅水墨长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美不胜收。


耦园海棠形窗 @姑苏恋旅人


留园海棠形如意纹窗棂 @半缘君Yuan

一入园林,便不由得为它精妙的造景艺术叹服,步移景异,幅幅成图,就连脚下少为人注意的花街铺地也别具匠心。花街铺地内容多样,有着“花中神仙”之誉的海棠自然也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与海棠搭配最为经典的是芝花。芝花是抽象化的十字对角细长花瓣,而海棠图案是抽象化的四个圆形花瓣,两种花纹搭配,便组合成了经典的“芝花海棠”纹。庭院中的芝花海棠纹铺地,以瓦片作为线条摆出图形,再以其它材料为色填充其中,精巧繁复,犹如地上锦绣,游人徐行其间,步步生花。这种经典纹样,在怡园以及狮子林等园林中皆可见到。


怡园芝花海棠纹花街铺地 @火之星2100


狮子林芝花海棠纹花街铺地 @所长

此外,海棠元素还被广泛应用于中式器物之中。好比海棠形香炉,点一支檀香,幽香袅袅,盈溢满室,“海棠无香”的遗憾似乎也可弥补了。文人案头,又有海棠形砚台,微凹聚墨伴琴书,清隽高雅。寻常人家所用杯盘碗碟,以海棠花纹为图案,日子也变得诗意起来。到了夏天,扇风送凉的海棠扇则成为江南女子怀袖之雅物。

海棠,在苏州,在苏州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美学意蕴。

参考资料:
所长:《地上织绣,苏州园林的花街铺地》
潘慕白:《苏州园林里的海棠美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