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小行星撞击下的五次生物大灭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小行星撞击下的五次生物大灭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qulishi.com/lishi/v631133.html

在地球漫长的生命历程中,生物大灭绝事件时有发生,其中五次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大灭绝不仅导致大量物种的消失,还深刻地改变了地球生态系统的格局。而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被认为是导致这些灾难性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冰川时代的来临

大约4.45亿年前,地球进入了奥陶纪晚期,此时生物界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在这场灾难中灭绝,其中包括腕足动物门、苔藓动物门、头足类、三叶虫类、笔石类、珊瑚以及滤食型浮游生物等。这次灭绝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冈瓦纳大陆进入南极地区,导致全球环流变化,全球冷化进入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时期,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尽管小行星撞击并非此次灭绝的主要原因,但这一时期的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变得异常脆弱,任何外部冲击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加剧灭绝的严重性。

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灭绝事件:大气变化的灾难

发生在大约3.75亿至3.60亿年前的泥盆纪-石炭纪过渡时期,主要是海洋生物的物种灭绝,陆地生物受影响不显著。约19%的科和50%的属在这场长达近2000万年的灭绝事件中消失。这次大灭绝的根源很难辨识,但可能的生物学原因是在此前的泥盆纪陆生植物大量繁育,导致地球大气中氧含量的增加、二氧化碳的大幅减少,地球进入卡鲁冰河时期。虽然小行星撞击并非直接原因,但大气成分的变化和冰河时期的到来,无疑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崩溃。

二叠纪-三叠纪灭绝事件: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

距今大约2.514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过渡时期,发生了地球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约70%的陆生脊椎动物以及高达96%的海中生物消失,这是地质年代中最严重的生物集体灭绝事件。此次灭绝事件的原因仍在争议中,可能包括西伯利亚大规模玄武岩喷发、盘古大陆形成后改变了地球环流与洋流系统等因素。此外,也有理论认为小行星撞击可能是导致这次灭绝的“最后一击”。这次灭绝事件后,陆地与海洋的生态圈花了数百万年才完全恢复。

三叠纪-侏罗纪灭绝事件:恐龙崛起的契机

大约1.996亿年前(或说2.14亿年前),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发生了另一次大规模灭绝事件。海洋生物中有20%的科消失,包括著名的牙形石;大型鳄类、大部分兽孔目以及许多大型两栖动物也灭亡。这次灭绝事件造成许多空缺的生态位,为恐龙成为了侏罗纪的优势陆地动物提供了契机。尽管小行星撞击并非此次灭绝的直接原因,但地质和气候的剧烈变化无疑对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冲击。

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恐龙时代的终结

发生在距今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这次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而闻名。约75%-80%的物种灭绝,包括恐龙、沧龙科、蛇颈龙目、翼龙目、菊石亚纲以及多种的植物与无脊椎动物。这次灭绝事件最流行的说法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撞击地球,引发了全球性的灾难。撞击产生的巨大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1万倍,导致了大量物质进入大气中,遮蔽了阳光,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生态系统的崩溃随之而来,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这次灭绝事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