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鸡缸杯里的爱情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鸡缸杯里的爱情故事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43011

鸡缸杯,作为中国瓷器艺术的瑰宝,承载着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酒具,更凝结着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与万贞儿至死不渝的爱情。本文将为您讲述这段跨越17岁的忘年恋,以及鸡缸杯背后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及其文化价值。


《历代帝王真像》绢本,托名清乾隆53年姚文翰奉勅始绘或为清末民初作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大英博物馆藏

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

朱见深与万贞儿的爱情故事始于动荡的年代。"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被瓦剌俘获,年仅4岁的朱见深被自己的亲叔叔朱祁钰废了太子位,逐出紫禁城,身边只带了个随身丫鬟。7年后,明英宗夺回王位,少年朱见深才恢复太子地位。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万贞儿始终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无微不至的照顾。

17岁登基后,朱见深便封万贞儿为贵妃。成化二年(1466年),万贵妃和朱见深的皇子染病离世。朱见深见万贞儿整日郁郁寡欢,自己也提不起精神。一日午后,朱见深在宫中翻到一幅宋代佚名画作《子母鸡图》,画中,一只母鸡带着5只小鸡,其乐融融的一家子顿时让他想到自己的爱妃。于是,他命人仿照此画制作了一批鸡缸杯,以慰藉万贵妃的心灵。


《子母鸡图》,宋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纸本设色画,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鸡缸杯的工艺之美

鸡缸杯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需要经历两次不同温度的入窑烧制。首先在瓷胚上用耐高温的青花料勾勒出小鸡的形状,涂釉后在1300度左右的窑中烧制。然后在烧制好的瓷器上涂上彩色的矿物颜料,再进行低温二次烧制。这种复杂的工艺使得鸡缸杯的成品率非常低,但同时也赋予了它独特的艺术价值。


清乾隆 铜鎏金天鸡水呈,观复博物馆藏


宋代 铜天鸡天机砚滴,观复博物馆藏


清乾隆 粉彩富贵大吉盘,观复博物馆藏


建国廿年 釉中彩大吉瓶,观复博物馆藏

鸡缸杯的文化价值

鸡缸杯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酒具,更凝结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鸡被视为德禽,具有五德和四德。鸡缸杯上的图案,不仅展现了母鸡与小鸡其乐融融的温馨场景,也寄托了人们对家庭和睦、子孙繁衍的美好愿望。

从史料记载来看,成化斗彩鸡缸杯在古代就已价值不菲。《神宗实录》记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朱彝尊的《曝书亭集》中,亦有“万历器索金数两,宣德、成化者倍蓰之,至鸡缸非白金五镒市之不可,有力者不少惜。以陶器而得玉之上价,其贵重如此”的描述。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大英博物馆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明成化 斗彩鸡缸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鸡缸杯的传承与影响

由于制作工艺复杂且杯体小巧易碎,传世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极为稀少。从明世宗朝开始,鸡缸杯的仿制品就持续不断,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朝都曾进行仿制,这从侧面反映出成化斗彩鸡缸杯影响力之深远。


清代 青花五彩鸡缸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康熙 斗彩鸡缸杯,观复博物馆藏


清乾隆 粉彩御题诗文鸡缸杯,观复博物馆藏

鸡缸杯,作为中国瓷器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更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匠心。它见证了明代瓷器工艺的巅峰,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