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的MC通信协议报文解析
三菱PLC的MC通信协议报文解析
三菱PLC的MC通信协议是自动化领域的重要通信标准之一。本文将详细介绍MC协议的通信帧类型、PLC配置方法、读写协议帧的具体格式,并通过实际通信测试和代码实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这一协议。
一、通信帧类型
在学习三菱PLC通信协议时,很多人会感到头疼,因为三菱PLC支持多种通信帧类型,每种通信帧又有ASCII和二进制两种编码格式。在实际开发中,以太网通信主要使用QnA兼容3E帧(适用于FX5U系列/Q系列/Qna系列/L系列/R系列),如果使用FX3U并通过Fx3U-ENET-ADP适配器,则会使用A兼容1E帧。对于串口设备,一般会使用QnA兼容2C帧或QnA兼容4C帧。
通信编码格式有ASCII和二进制两种方式,通过二进制编码数据进行的通信与通过ASCII编码数据进行的通信相比,前者的通信数据量约为后者的二分之一,因此二进制编码的方式通信效率更高。
二、PLC配置
三菱PLC与西门子PLC有所不同。西门子PLC是固定端口102,一个端口支持多个连接。而三菱PLC需要手动添加端口,一个端口只支持一个连接。因此,三菱PLC需要手动配置,这里以三菱R系列为例:
- 在导航中,通过参数>>R08ENCPU>> 模块参数,双击在打开的界面中设置好PLC的IP地址信息,将通信数据代码改成二进制,然后找到【对象设备连接配置设置】:
- 点击设置,可以拖入多个SLMP连接设备,端口号根据自己需求设置,然后反应设置并关闭设置结束,设置完成后,重新下载PLC程序,断电重启PLC。
SLMP(Seamless Message Protocol)是在以太网中使用的协议。MC协议则包含了串口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范围更广。
三、读取协议帧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三菱的通信报文,以QnA兼容3E帧为例,其他通信帧大同小异。协议帧一般分为请求帧、响应帧及异常帧。
- 请求帧:表示发送请求的报文。
- 响应帧:如果请求正确,PLC会以响应帧进行返回。
- 异常帧:如果请求错误,CPU会以异常帧返回。
读取请求帧报文格式
读取响应帧报文格式
读取异常帧报文格式
说明:以上三种协议帧是参考三菱官方文档总结而成,其中头部指的是TCP头部,我们可以不用管。
四、写入协议帧
写入请求帧报文格式:
写入响应帧报文格式:
写入异常帧报文格式:
说明:如果我们学过Modbus,可以看到,协议都是相通的,MC只是比Modbus报文结构更复杂而已。
五、通信测试
我们以读取D0开始的5个寄存器为例,结合协议文档,来进行报文拼接。
发送报文如下:
- 副头部:0x50 0x00
- 网络编号:0x00
- PLC编号:0xFF
- 请求目标模块I/O编号:0xFF 0x03
- 请求目标模块站号:0x00
- 请求数据长度:0x0C 0x00
- CPU监视定时器:0x0A 0x00
- 指令:0x01 0x04
- 子指令:0x00 0x00
- 起始软元件:0x00 0x00 0x00
- 软元件代码:0xA8
- 软元件点数:0x05 0x00
我们通过网络调试助手发送这个报文,观察一下返回的报文:
响应报文如下:
- 副头部:0xD0 0x00
- 网络编号:0x00
- PLC编号:0xFF
- 请求目标模块I/O编号:0xFF 0x03
- 请求目标模块站号:0x00
- 响应数据长度:0x0C 0x00
- 结束代码:0x00 0x00
- 软元件数据:0x0A 0x00 0x14 0x00 0x1E 0x00 0x28 0x00 0x32 0x00
其中0x0A 0x00 0x14 0x00 0x1E 0x00 0x28 0x00 0x32 0x00即表示D0-D4的值,进行数据解析处理后的值分别为10、20、30、40、50,与PLC数据一致。
六、代码实现
我们也可以编写C#程序来实现整个过程。这里测试为主,代码相对简单,实际应用时可进一步封装,代码如下: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连接
Socket 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socket.Connect("192.168.2.144", 4096);
byte[] bytes = new byte[]
{
0x50,0x00,//副头部,固定50 00
0x00,// 网络编号
0xFF,//PLC编号
0xFF,0x03,//目标模块IO编号,固定FF 03
0x00,// 目标模块站号
0x0C,0x00, // 字节长度,当前字节往后
0x0A,0x00,//PLC响应超时时间,以250ms为单位计算
0x01,0x04,// 成批读出,主命令
0x00,0x00,// 字操作,子命令
0x00,0x00,0x00,// 起始地址
0xA8,// 区域代码
0x05,0x00 //读取长度
};
socket.Send(bytes);
byte[] respBytes = new byte[1024];
int count = socket.Receive(respBytes);
if (count == 21)
{
for (int i = 11; i < count; i+=2)
{
// 小端处理,每2个字节作为一个数据
byte[] dataBytes = new byte[2];
dataBytes[0] = respBytes[i];
dataBytes[1] = respBytes[i+1];
Console.WriteLine(BitConverter.ToInt16(dataBytes, 0));
}
}
}
输出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