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只需3步!炖鸡汤的秘密,鲜美又不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只需3步!炖鸡汤的秘密,鲜美又不腥!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RB6KE4L0556BTSY.html


选鸡不看品种?记住3条铁律才对
炖鸡汤的成败,食材选择占了一半。
市面上的鸡种类繁多,但无论是三黄鸡、土鸡还是老母鸡,挑选都不能只看标签,得用实招判断。
先看鸡皮状态:适合炖汤的鸡,皮薄而有弹性,毛孔清晰,皮下脂肪分布均匀。
如果鸡皮松垮发黏,或表面有大片瘀血斑点,说明存放时间过长或冷冻不当,炖煮后容易发腥。

再看鸡爪细节:新鲜鸡的爪子干燥,关节处呈淡黄色,指甲完好无断裂;若鸡爪湿润肿胀或关节发黑,可能是病鸡或反复解冻品。
最后按压胸腔:手掌轻轻按压鸡胸骨,肉质紧实有弹性的为佳,若凹陷后无法回弹,说明肌肉组织已松软,炖汤易发散。
若选择冷冻鸡,注意观察包装内冰晶。
冰晶细碎均匀的通常冷冻工艺较好;若结成大块冰块或冰层发黄,说明反复解冻过,鲜味流失严重。

鸡块焯水前,多加一步脏东西自己跑出来
多数人处理鸡肉的第一步是焯水,但直接焯火反而容易让肉质紧缩,血水锁在内部。
正确方法是先“冷盐泡洗”:将鸡块放入盆中,倒入清水没过食材,加20克盐搅拌溶解,浸泡20分钟。
盐分能破坏血细胞结构,加速杂质渗出,同时软化肉质纤维。
泡完后用手轻轻揉搓鸡块表面,浑浊血水会明显减少。
用流水冲洗两遍,鸡块即可进入下一步处理。
实验对比发现,经过盐泡的鸡块焯水时浮沫减少约60%,腥味来源的物质(如嘌呤)溶出更彻底。

焯水用冷水还是热水?这个细节决定肉质老嫩
炖鸡汤是否需要焯水存在争议,但若追求汤色清澈,建议操作。
焯水的核心在于温度控制:将泡洗后的鸡块放入锅中,加冷水(水位没过鸡肉3厘米),再放3片生姜、10毫升料酒。
重点在于全程保持小火加热,让水温缓慢上升至85℃左右(锅边冒蟹眼小泡)。
这个温度区间能让残留血水逐步析出,同时避免鸡肉外层骤然受热收缩。
待浮沫彻底漂起后,立即关火,捞出鸡块用40℃温水冲洗。
切记不可用冷水冲,否则肉质遇冷收缩,后续炖煮难以软烂。

炖汤时多加一碗“它”,鲜味提升3倍
传统炖鸡汤多用姜片、葱段去腥,但想激发更深层次的鲜味,可以试试“香菇干+甘蔗段”的组合。
香菇干的鸟苷酸与鸡肉的肌苷酸结合,能产生数倍于单一食材的鲜味;甘蔗中的果糖和矿物质在炖煮中缓慢释放,既能中和油腻感,又能增加汤的甘甜层次。
操作步骤:将焯水后的鸡块放入砂锅,加开水(水位高于鸡肉5厘米),放入3片姜、2段甘蔗(长约5厘米)、4朵泡发的干香菇。
大火煮沸后撇去浮沫,立刻转最小火,盖上锅盖留一条缝隙(防止沸腾过度),慢炖90分钟。
注意不要加盐、酱油等调味料,避免蛋白质过早凝固。

放盐时机错了,功夫全白费
食盐的添加时间直接影响肉质口感。
实验表明,炖汤初期加盐,鸡肉的失水率会增加30%,导致纤维紧缩发柴。
正确做法是关火前10分钟再加盐调味。
汤中的氨基酸、脂肪已充分融合,加盐后搅拌两下即可溶解,鲜味能均匀渗透进鸡肉。
若想汤色更清亮,可在加盐前先用纱布过滤一次,去除碎骨和杂质。

常见问题答疑
Q:鸡肉炖久了为什么发柴?
A:通常是因为火候过大或盐放太早,小火慢炖水温应保持在90℃左右(微沸状态),超过95℃的翻滚会破坏肌肉纤维。
Q:鸡汤冷却后结冻是胶原蛋白多吗?
A:不完全正确。结冻的主要因素是脂肪和明胶(来自骨头和皮),老母鸡的结冻效果通常更明显,但高脂肪含量可能增加热量,建议根据需求去皮处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