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说要喜欢自己,但是现实却很诚实
我们总说要喜欢自己,但是现实却很诚实
我们总是在说要喜欢自己,好好爱护自己,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做到。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种困境?又该如何真正实现自我接纳?
为什么我们难以喜欢自己?
从小时候起,我们就被灌输了一种观念: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放学后,父母最常问的问题是:“老师批评你没?老师夸你没?……”这种教育方式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一个习惯——将注意力不断往外扩散,习惯拿别人取得的成果来要求自己。
父母的这些提问,无形中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外面的世界,让我们只关注自己取得的成果是否满足外界的期待。这种外在评价机制逐渐内化为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随着成长,外界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不断攀比,接受外界的评论,我们的能量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流失。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心力不够,追赶不上,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从而不断打压自己。
能量堵塞的影响
当我们的能量往外扩散时,追求外界的标准,我们也默认了来自外界的批评和比较。这种持续的外在追求,让我们的内在能量形成堵塞,无法畅通。能量堵塞会导致我们感到压抑,无法自由、畅快地表达自己,同时也会损伤我们的健康和财富。
举个例子,血管被堵住了,血液无法畅通,只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损伤我们的健康,进而影响我们的财富。同样,在我们无法做到自己喜欢自己时,我们会渴求外界的目光,渴求外界的夸奖和表扬。虽然外界的夸奖和赞许能给我们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如何真正喜欢自己?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真正实现自我接纳呢?关键在于觉察和调整内在感受。当我们感受到紧张、刺激、兴奋时,这不是真正的自我接纳。真正的自我接纳应该让我们感受到平静、愉悦、镇定和扩张。
当我们能够感到平静、镇定,顺着这种感受,然后扩张,在生活中任何时候都能迁移这种感受。如此,我们便不会再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也不会再渴求外面的关注,因为我们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小时候的程序也逐渐融解了……
当我们不断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镇定,我们也会逐渐活成自己生命的光,照亮自己,然后影响他人……生命会越来越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