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唢呐成新“顶流” 乡土乐器也能吹出国际范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唢呐成新“顶流” 乡土乐器也能吹出国际范儿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06A018Z600

2024年有哪些惊艳四方的传统文化俘获了你的心?从“小众非遗”到“破圈明星”,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已不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而是成为年轻人热捧、国际社会关注的“顶流”,民族乐器唢呐就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年里,唢呐从人们印象中最为乡土的一种乐器,摇身一变登上越来越多的国际舞台。

2024年10月,在中法交流活动中,一位年轻的唢呐演奏家与中国的交响乐团合作演绎了一曲《百鸟朝凤》。在这段长达一分钟的不间断华彩段落中,演奏家运用了独特的循环呼吸技法,让法国观众深深折服于唢呐的魅力。这位演奏家就是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她从4岁开始学习唢呐,如今已成为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

这位演奏家的父亲是山东鲁西南小铜唢呐第七代传人,母亲是唢呐咔戏第十二代传人。受父母影响,她从4岁拿起唢呐就再没有放下。2015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唢呐专业读研究生时,她接到了给作曲家谭盾录音的任务。谭盾对这个“小小民俗乐器”能传承十几代感到好奇,邀请她一起创作《百鸟朝凤》,并鼓励她带着唢呐去讲述自己的唢呐故事。

从那以后,她开始带着小小唢呐奔赴世界舞台。在一次演出中,乐团的外国演奏家们被唢呐的音量和多样性所震撼,甚至有单簧管和双簧管的演奏家抢过乐器想要尝试吹奏。

然而,在中国,唢呐在传播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不少质疑。小时候登台演奏时,她曾因唢呐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认为这是“土得掉渣”的乐器。但当她听到刘英老师的演奏后,发现唢呐可以吹得如此美妙,从此发自内心地热爱并决定学习。

作为非遗传承人,除了演奏,她给自己设定的另一个目标是让更多人了解唢呐里的中国文化。2020年,在恩师刘英的鼓励下,她决定报考唢呐专业博士,这个学位此前从未有人考取过。唢呐考试要求要吹满60分钟,对肺活量、身体素质要求极高,为此她每天练习十几个小时,甚至练出了腹肌。

付出终有回报。她的博士梦实现了。作为第一个唢呐博士,她不仅致力于演奏,更有一种责任把中国各地不同的唢呐背后的文化特色、民间曲牌和独门绝活传承下来。她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系统整理家乡山东鲁西南的唢呐文化。

唢呐+爵士,唢呐+交响乐,挖掘传统的同时,她也在尝试着让唢呐融入当代,甚至和作曲家合作,创作当代唢呐曲目,用国际语言讲中国故事。有人质疑,以大嗓门著称的唢呐,真的可以和其他乐器“琴瑟和鸣”吗?唢呐,这看似最乡土的乐器,如何吹出国际范儿?

她觉得,唢呐的生命力不只在田间地头,它应该走上更大的舞台;唢呐也不能只有《百鸟朝凤》,而应该不断有新作品,让更多人看见。 让她开心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唢呐,还在探索将电子乐、爵士乐等融入唢呐。唢呐正在走向年轻人,更好地被传承。

新年伊始,她又开始忙碌了。通过自己的演绎,为朴实无华的唢呐找到更多知音,她乐此不疲。她给自己设定了三个人生关键词:传承、传播和传授。传承就是传承家族对于她的唢呐传承的期待,传播就是不断在舞台上去传播唢呐艺术,传授就是作为教师,希望她的所有学生可以在全世界的各个地方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过去在很多人看来有点土的唢呐,现在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彩。这个过程并非只是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拿过来就用,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她的唢呐,演绎的是传统之声、现代之魂。吹好唢呐靠一口气,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靠一口气,这口气就是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新表达,这口气就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