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何模样?上海天文馆推出“天下”临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是何模样?上海天文馆推出“天下”临展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3-24/doc-inequazk7727748.shtml
"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是中国古人对博学之士的赞誉。在上海天文馆最新推出的原创展览"天下——中国人眼中的星空与国家"中,这一传统智慧得到了生动诠释。
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何模样?本月,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推出原创展"天下——中国人眼中的星空与国家"。展览从中国古人特有的"天、地、人"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重要特色的精心梳理,结合模型展品,以场景再现、艺术装置及多媒体等方式,共同展现古人对星空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天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世界上最完整的天象记录、特殊的星空划分体系、不断演进的观测仪器、各朝代的历算系统......中国古人对于"天学"的独特理解,构成了中国古天文的基本形态。而天下,在古代中国指的正是国家治理体系下的时空集合。此次展览以"天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人眼中的星空与国家。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天文"和"人文"相辅相成,星辰的排列、运行和变化,都与国家秩序及帝王命运有着重要的关联。
据了解,展览分为"礼""极""观""器""历"五大部分。"礼"阐述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仪文化特质与天文学的密切联系,"极"讲述了古代天文学以北极为中心的特点和基于此的古代星空体系,"观"展现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观测记录,"器"展出了古代天文观测所用的仪器装置,"历"则表现了传承数千年的中国历法与时间制度。
展览面积约800平方米,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精华特点,展览地点为上海天文馆B1层临展厅,展览为免费展,入馆需购买上海天文馆门票,展期为2025年3月15日至6月1日。
热门推荐
人民日报点赞杭州:五个案例引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双层玻璃窗等五种设计,让住宅既安静又通风
建筑改造与管理并举,多措并举破解小区噪音难题
最高法明确:住宅电梯噪声排放标准不应套用GB22337
香港四大類噪音投訴指南:時間限制、罰則與投訴渠道
噪音超标将受罚,最新住宅噪音标准详解
春节自制年糕,年年高升步步赢!
电磁炉炒菜温度及技巧
低铅铜水龙头:守护家庭用水安全的明智之选
新西兰水龙头含铅量超标,警惕健康风险
无铅水龙头,守护家人饮水健康
不同年龄段怎样养出健康好骨骼?
牙齿变色的类型及原因解析
生物活性材料研究:微创牙科的机遇
为什么有的人牙槽骨硬,有的人牙槽骨疏松?
硬度不够如何调理?专业医生给出5个实用建议
14岁投身抗日,23岁为国捐躯:郑苹如的特工生涯
郑苹如:从画报美人到抗日特工,牺牲时年仅23岁
从零到一:游戏视频制作全流程指南
认知行为疗法教你告别拖延症
每天30分钟快走配太极,科学运动守护心脏健康
心率过百如何应对?三种自救法+应急处理详解
铝碳酸镁咀嚼片使用注意事项:肾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五种治疗方法缓解劳累性胳膊肘疼痛
胳膊肘疼不是小事儿:5种常见病因及科学应对
网球肘防治指南:成因分析、治疗方案与预防训练
抗日英雄郑苹如:从地下情报员到暗杀汪精卫的勇士
抗日特工郑苹如:23岁牺牲的中日混血女英雄
郑苹如:22岁混血女特工的抗日传奇
京城秘境:从百年里弄到亚洲金融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