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取暖神器”,用不对当心烫伤!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些“取暖神器”,用不对当心烫伤!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70525
最近气温骤降,不少人用上各种“取暖神器”,如暖宝宝、暖水袋等。但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低温烫伤,需要引起重视。
低温烫伤案例
2023年12月25日,江苏无锡一女子直接将暖宝宝贴在皮肤上被低温烫伤,腿上创面明显。另一起案例中,江苏一男子捂着热水袋入睡,醒来发现左小腿处刺痛,起了水泡。经诊断,尽管男子被烫伤面积小,但深度已达三度。
什么是低温烫伤?
很多人认为电热水袋和暖宝宝等取暖用品温度并不高,但事实上,低温烫伤只需要44度,并且持续6小时就有可能出现。
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1℃至45℃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慢性烫伤。由于温度不高,很多人对低温烫伤并不敏感,但它的危害却不容小觑。严重的低温烫伤甚至会造成皮肤深层组织坏死,需要动手术。
如何预防和处理低温烫伤?
预防方法
- 不要将取暖用品直接接触皮肤
- 使用时注意控制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
- 特别注意儿童、老人等敏感人群
处理口诀
- 冲:马上进行“冷处理”!尽快用洁净冷水(15°C—20°C)轻轻冲洗15-20分钟。
- 脱:小心除去衣物,但如果烧烫伤严重,皮肤粘连衣物,可用剪刀小心地把衣服剪开、剥离,保留粘连皮肤部分,注意不要挑破水泡。
- 泡:如果疼痛明显,可浸泡在冷水中15分钟左右,但要注意水温,避免着凉。
- 盖:用清洁的纱布、毛巾、棉布等轻轻覆盖创面,注意不要压破水泡。
- 医:除非轻微红肿可以自行处理,一般受伤后应送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取暖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安全,这份安全取暖指南一定要了解!让这个冬天隐患少一些,平安多一些。
热门推荐
标准光源灯管有哪些?标准光源灯管的类型
五味子配伍搭配出奇效
百超天津如何升级,从市级迈向国家级“绿色工厂”?
怀孕能喝鸭屎香柠檬茶吗
利川市下坝社区:党建带动工青妇 共建睦邻和谐社区
调味料的种类和用法有哪些?
地砖铺贴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
“学校可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能解决问题吗?
水果与干果:营养对比与健康指南
李自成如何攻入北京城?为何不贪恋宫中美色?
【硬件连接必读】:ILI9488液晶屏电路设计与布局要点
短视频崛起:我国网民新闻获取渠道的新趋势
追星圈的10种粉丝类型 最后一种简直“离谱”
员工应怎样与企业协商提前解除劳动合同
家庭自制牛排(让你在家也能品尝到餐厅级别的牛排)
名我固当。
美妆届热衷的“植物干细胞”,科学前沿还是忽悠大师?
新国标实施一周 防腐剂脱氢乙酸钠退出“面包圈”
电脑连接网络全攻略:以太网、WiFi与手机网络数据一网打尽
助眠产品琳琅满目,医生:治疗失眠应重建健康心态和睡眠模式
科普|产地对宝石价格的影响有多大?
劳动合同纠纷应该怎么处理?
降血脂,营养专家建议多吃“紫色食物”
住二楼下水道经常堵的解决办法
从《哪吒2》看短剧行业破局:十个案例教你,如何打造下一个爆款?
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的区别 二者有何不同
垂体下丘脑异常怎么检查的出来
傅佩荣教授讲解《道德经》第八章:被儒道集体推崇的“上善若水”
健康的早餐选择与搭配
确保氢能安全——探讨PEM电解水制氢水电解槽气体仪表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