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资治通鉴》:你千万不要以为领导靠能力上位,实际上他们靠的是这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资治通鉴》:你千万不要以为领导靠能力上位,实际上他们靠的是这个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312/11/27831771_1148735417.shtml

在权力的角逐中,能力固然重要,但往往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从古至今,那些最终登上权力巅峰的人,往往不是最有才华、最勤勉的,而是最懂规则、最善借势的。《资治通鉴》中记载的历史人物,为我们揭示了权力场上的成功密码。

司马懿的“乌龟哲学”

曹操一生提防司马懿,称其有“狼顾之相”,但司马懿硬是装病、装傻、装孙子,熬死了曹操、曹丕、曹叡三代君主。直到70岁高龄,才在高平陵之变中一举诛杀曹爽,夺走曹魏江山。

领导力的本质是生存游戏。司马懿的军事才能远不及诸葛亮,治国能力不如荀彧,但他深谙“不争一时胜负”的智慧。权力场上的赢家,往往不是最有能力的人,而是最能克制欲望的人。

杨坚的“外戚捷径”

隋文帝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前,只是个普通的武将。但他娶了北周皇族的独孤伽罗,又让女儿杨丽华成为北周宣帝的皇后。凭借“外戚”身份,他在宣帝暴毙后,以辅政名义轻松接管政权。

在权力体系中,血缘、姻亲、门第是入场券。杨坚若没有“皇亲国戚”的标签,再强的能力也无法突破阶层壁垒。能力决定你能走多快,身份决定你能走多远。

汉朝霍光凭借“汉武帝托孤重臣”的身份废立皇帝;而明朝张居正虽有治国之才,却因出身寒门,死后遭万历皇帝清算。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

后周世宗柴荣堪称五代十国第一明君,他改革军队、整顿吏治,却在北伐契丹时突然病逝。禁军统帅赵匡胤趁机谎报“契丹入侵”,带兵出城后立刻发动陈桥兵变,部下将黄袍披在他身上,逼7岁的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的军事才能远不如柴荣,但他抓住了两个关键:军权垄断+道德绑架(伪装被迫称帝)。在权力更迭中,暴力是最高效的语言,伪善是最安全的铠甲。

李渊的“贵族朋友圈”

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军事才能平平,但他凭借关陇贵族集团的支持(表弟是隋炀帝,亲家是突厥可汗),联合山西豪强、佛道势力,迅速建立唐朝。反观能力更强的窦建德、王世充,因缺乏上层人脉,最终沦为失败者。

社会的本质是“熟人社会”,领导者的核心技能是编织利益共同体。李渊的“朋友圈”包括:

  • 钱袋子(晋商)
  • 刀把子(关陇军阀)
  • 笔杆子(儒家士族)

能力是单兵作战,权力是组团打怪。刘邦靠沛县兄弟(萧何、樊哙)夺天下,蒋介石凭江浙财阀和青帮上位,皆是如此。

历史照进现实:普通人如何破局?

  1. 学司马懿的“蛰伏力”:年轻时积累口碑,中年时搭建人脉,晚年时一击必杀。
  2. 用杨坚的“标签思维”:把自己变成关键节点的唯一选择。
  3. 悟赵匡胤的“造势智慧”:普通人若想逆袭,必须学会把野心包装成“众望所归”。

底层人相信'努力就会成功’,
中层人相信'能力改变命运’,
顶层人相信'规则就是用来打破的’。”

读《资治通鉴》,读的不是故事,而是规律。那些登上高位的人,或许不如你勤奋,但他们一定比你更懂四个字:顺势、借势、造势、成势。这才是千年不变的权力密码。

升级思维才能改善行为,任何时候改善思维方式才是改变和进步最快的方式。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