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心理学:童年经历对性格塑造的影响,有以下三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心理学:童年经历对性格塑造的影响,有以下三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GALEOEL05444NVG.html

“一个人的童年将影响他的一生。”弗洛伊德如是说。童年时期是一个人全部人格的基础,童年的经历对一个人的性格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系统地讲述了童年经历对一个人性格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理缺陷、溺爱和忽视是童年时期对性格塑造影响最大的三种经历。

生理缺陷

如果一个人童年有生理缺陷,那么他很难摆脱被其他人歧视的目光。具有生理缺陷的人一生都与自卑作斗争,因为童年他们饱受歧视,即使身边人善意的同情都会让他们难以忍受。他们内心中最希望得到平等的对待,成为一个平凡的不被人关注的人已经是一种奢望。

有生理缺陷的人并不都会变得自卑和敏感,当他们在与自己的自卑心理对抗并最终胜利的时候,往往能表现出更突出的内在潜力和更强大的心理素质。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经历本身并不足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人性格的是对经历意义的解读。

同样是具有生理缺陷的人,有些人因为童年的歧视一生都活在自卑之中,变得怯懦和消极,不敢与异性交往。有些人却因为生理缺陷而锻炼了心智,变得比普通人更加的坚韧和勇敢,表现出了比常人更强大的自信和能力。

生理缺陷并不是个人的错,背负着巨大压力生活的人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童年,重新面对自己童年遭受的歧视,抚平心中的创伤,放下对自己和世界的愤怒,正视自己的能力,重获新生,你将拥有超越常人的力量!

溺爱

溺爱对一个人的人格有决定性影响。一个人童年的时候如果被过分宠爱,那么他慢慢就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世间所有人对他好就是理所应当的。童年被溺爱的人很难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每当自己不如意,只要发脾气表达不满就立刻得到满足,这样的人一旦步入社会,会有很大的挫败感和强烈的疏离感。

在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多具有强烈的自恋情节,过于自我的行为方式让他们很容易受到挫折。当受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不理解自身的问题,他们会把问题归到别人身上,进而产生强烈的怨恨。

溺爱对儿童也是一种伤害,做父母的没有为孩子提供一个正常的成长环境,没有给孩子看到这个世界的真实样子,你为他包上了厚厚的糖衣,让他与世界隔绝,等进去社会,糖衣褪去,里面是娇嫩的身心,在现实社会中必然伤痕累累,扭曲成长。被溺爱的孩子一样可以成长,只是需要比别的孩子付出更大的努力与代价,如果能重新解读自己的童年,在挫折与伤痛中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正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悟道的过程,什么时候都不晚。

忽视

世界上最让人绝望的事就是被忽视。儿童时期本应是父母的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心头肉,是家里万众瞩目的明星。如果一个人的儿童时期被长时间的忽视,对一个人的性格影响最为深远。被忽视的人不会理解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在他们的记忆深处从没有被别人重视过,他们从来没出现在别人的心上,他们怎么可能理解世间还有人会为了他人去奉献自己。

习惯了不被爱,那么慢慢的就会失去爱的能力。习惯了被忽视,再纷繁复杂的尘世中也不会有存在感。被忽视是使人绝望的力量,就像植物没有了光,始终生活在灰暗的角落,即使勉强活着,也没有生机和活力。要想在被忽视的绝望中奋起,需要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也需要人性中的光,照到这个阴暗的角落并被理解和吸收。

总结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人的童年经历对一个人的一生至关重要,童年的经历影响着我们的人格。拥有什么样的童年我们没法选择,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去解读自己的童年,回朔自己的童年时光,重新认识自己,在记忆中修复创伤,在回忆中感悟人生,我们终会获得勇气前行!

(图片来源网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