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前是否停用二甲双胍——最新专家共识揭示:盲目停药已过时
CT增强前是否停用二甲双胍——最新专家共识揭示:盲目停药已过时
二甲双胍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具有良好的降糖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在进行CT增强等需要使用碘对比剂的检查时,是否需要停用二甲双胍一直存在争议。最新专家共识对此给出了明确的指导建议,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二甲双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科学家们在研究山羊豆(法国紫丁香)时发现了其中含有的胍类物质。1921年,爱尔兰科学家维尔纳和贝尔首次成功合成二甲双胍。然而,随着胰岛素的发现和推广,二甲双胍的研究和开发一度被忽视。二战后,由于胰岛素的使用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如低血糖风险,科学家们重新开始研究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最早在1957年正式应用于临床治疗糖尿病,在我国也已有30余年的临床应用经验。二甲双胍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卫生经济学证据以及心血管保护相关的证据,并且具有多种降糖外的作用,已被国内外多个指南推荐为2型糖尿病控制高血糖的基础治疗药物。
近年来,二甲双胍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取得了若干新进展,新型降糖药物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的临床证据日益丰富。因此,专家组对《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年版)》进行再次更新。
何为二甲双胍
很多时候我们只知道二甲双胍是口服的降血糖药,服用后以原形由尿排出,所以之前的各指南提示当患者需要静脉注射碘对比剂时应暂时停止服用本药。
理化性质
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溶解,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不溶。
药理学
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作用较苯乙双胍弱。口服后吸收率仅50%。tmax约为2小时,在血浆中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几乎全部由尿排泄,第一相t1/2约为3小时,第二相t1/2约为12~14小时,降糖作用可持续8小时。
适应症
(1)二甲双胍片首选用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可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注射碘对比剂前是否需要停用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不会增加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PC-AKI)风险,新版(2018版)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对比剂指南采用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Post-contrastAcute Kidney Injury,PC-AKI)取代原先的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当前名称不统一,也有造影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ontrast-associatedacute kidney injury,CA-AKI)一说。
虽然不会增加对比剂后急性肾损伤,但二甲双胍通过肾脏排泄,当对比剂引起肾功能损害时,可能会造成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这一方面会使血乳酸生成,另外一方面会阻滞血乳酸代谢,造成二甲双胍相关性血乳酸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基于此,既往的对比剂使用相关指南中曾建议,CT造影前48 h应停用二甲双胍。但后续基于临床中观察到的二甲双胍良好的安全性数据,无论是2018《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造影前不必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造影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二甲双胍 48~72 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及全身麻醉术前 48 小时应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之后还需停药 48~72 小时,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还是ESUR对比剂指南建议:
美国放射学会(ACR)对比剂手册(2023年版):
eGFR≥30mL /(min·1.73m²)且无急性肾损伤的证据,不停用;
eGFR<30mL/(min·1.73m²),注射碘对比剂时停用;
已有急性肾损伤,注射碘对比剂时停用;
正在接受可能导致肾动脉栓塞的动脉导管检查,注射碘对比剂时停用。
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里面怎么说?
(2018年版)
患者造影或全身麻醉术前停用二甲双胍及恢复服用时间:eGFR>60 ml/(min·l.73 ㎡)患者,在检查前或检查时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h后且仅在再次检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才可以恢复服用。向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引起二甲双胍蓄积和增加乳酸酸中毒的风险。中度肾功能不全[eGFR 为 45~59 ml/(min·1.73 ㎡)]患者,在注射碘化造影剂及全身麻醉术前48h必须停止服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h后且仅在再次检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才可以恢复服用。
(2021年版中华放射学杂志肾病患者静脉注射碘对比剂应用专家共识)
推荐意见:如患者eGFR<30 ml/ (min·1.73 ㎡),应从碘对比剂注射时开始停止使用二甲双胍,注射后48 h内计算eGFR,如果肾功能无显著变化可重新使用二甲双胍。若eGFR为30~59 ml/( min·1.73 ㎡),二甲双胍使用量应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2023年版)
患者造影或麻醉/手术前停用二甲双胍及恢复使用时间:向血管内注射碘化造影剂可能导致造影剂肾病,可能引起二甲双胍蓄积和增加乳酸性酸中毒的风险。因此,患者在造影检查前和检查时建议停用二甲双胍,在检查完成至少48 h后且复查肾功能无恶化的情况下可恢复使用。在接受常规、脊髓或硬膜外麻醉的手术时建议停用二甲双胍,术后至少48 h或恢复进食并且肾功能经评估稳定后可以重新开始治疗。
总结
正常情况下,二甲双胍是通过肾脏排泄,当肾功能损害时,可能会造成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蓄积的二甲双胍一方面会增加血乳酸生成,另外一方面会阻滞血乳酸代谢,造成的结果就是血乳酸增高,称为「二甲双胍相关性乳酸酸中毒」,这种情况的死亡率高达 30~50%。因此在国内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造影前不需要停用二甲双胍,但使用造影剂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二甲双胍 2~3 天,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对于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使用造影剂前 2 天暂时停用二甲双胍,之后还需停药 2~3 天,复查肾功能正常后可继续用药。
临床实际工作中遇到了应该怎么做?
从上面的各类权威共识和指南中可以看到,糖尿病患者做增强CT检查前是否停用二甲双胍,取决于其肾功能的情况。所以,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的患者,增强CT检查前的肾功能评估至关重要,在肾功能评估的基础之上,遵照我们中国专家共识执行。共识归共识,临床实际工作中要与临床上加强沟通与交流,不然有时候也会耽误病人的疾病诊断,但是还是一定要签署各项检查知情同意书。
本文原文来自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