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介入科普】带你了解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介入科普】带你了解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13/20/43425371_1146707043.shtml





微创介入

肝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由异常增生的血管组成,生长缓慢且多数无症状。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段,在特定情况下成为重要选择。以下从适应症、治疗方法、优缺点及术后管理等方面综合解析:

一、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 肿瘤大小与风险
    直径≥5cm的血管瘤,或虽未达5cm但位于肝脏边缘、易受外力压迫导致破裂风险的血管瘤,需考虑治疗。

  2. 症状与并发症
    若出现上腹疼痛、压迫邻近器官(如胃肠道、胆道)引发黄疸或消化不良,或合并门静脉高压、动静脉瘘等情况,需积极干预。

  3. 患者需求
    部分患者因心理压力或特殊职业(如运动员)要求治疗,可在医生评估后选择介入。

二、介入治疗方法

介入治疗的核心是阻断血管瘤的供血或直接破坏瘤体,常用技术包括:

  1. 经肝动脉栓塞术(TAE)
  • 原理:通过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至肝动脉分支,注入栓塞剂(如聚桂醇、碘化油)阻断血流,使血管瘤缺血萎缩。
  • 优势: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多发病灶或复杂解剖位置。
  • 局限性:可能因血管瘤存在多支供血动脉导致栓塞不全,复发率较高。
  1. 消融治疗
  • 射频/微波消融: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利用高温直接破坏血管瘤组织。
  • 硬化剂注射:通过穿刺针向瘤内注射药物(如平阳霉素)促进血管闭塞。
  1. 联合治疗
    对于巨大血管瘤,可能联合栓塞与消融,或分阶段处理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三、介入治疗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微创(仅需局部麻醉,术后恢复快)
栓塞不完全可能导致残留或复发
避免开腹手术的创伤和粘连风险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发热、肝区疼痛等栓塞综合征
适用于合并门静脉癌栓或动静脉瘘的患者
技术要求较高,需精准超选供血动脉

四、术后管理与注意事项

  1. 短期护理
  • 术后24小时需卧床,监测生命体征及肝功能指标。
  • 对症处理栓塞后综合征(如止痛、退热)。
  1. 长期随访
  • 术后3-6个月复查超声或增强CT,评估瘤体缩小情况。
  • 若复发或残留,可考虑二次介入或手术切除。
  1. 生活习惯调整
  • 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瘤体较大者),减少腹部外伤风险。
  • 戒烟酒,保持饮食清淡,控制体重以减轻肝脏负担。

五、介入治疗与手术的权衡

尽管介入治疗创伤小,但其并非适用于所有病例。以下情况可能优先选择手术切除:

  • 血管瘤体积巨大(如>10cm)且位置表浅,手术可彻底清除。
  • 介入治疗后反复复发或残留显著活性病灶。

六、总结

介入治疗理念
清除病苦、杀灭病变、维护解剖结构完整、保护生理功能正常、“原装”身体,带来“原装”生活。

我们的追求
最好的疗效、最小的创伤、最低的费用、最先进的技术、最科学的方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