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补脾养胃,增强抗病力!
山药——补脾养胃,增强抗病力!
山药,又名淮山、薯蓣,自古以来便是中医推崇的食疗佳品。它不仅能够补脾养胃,还能涩肠止泻、润肺止咳、补肾益精,可谓是“药食同源”的典范。
常吃山药,有什么好处?
帮助消化
山药中含有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同时也可以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速率,帮助减轻肠胃负担。控制体重
山药中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减少人体对脂肪的吸收。而且山药还具有很强的饱腹感,在减肥期间吃山药能有助于降低食欲,是减肥的好帮手。保护血管
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可以防止脂肪沉积在血管中,使血管保持弹性,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润肺止咳
山药可益肺气、养肺阴,帮助治疗肺虚、痰嗽、久咳等症状。冬季干燥、寒冷,人们很容易会喉咙干燥甚至疼痛,对肺部和喉咙的伤害比较大。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这两种成分都有润滑、滋润的作用。增强免疫
山药多糖可以活化吞噬细胞,在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对抗肿瘤等方面有一定效果;另外它还能清除自由基,有利于延缓衰老。
山药怎么吃更营养?
山药配红枣
山药跟红枣搭配,可强化健脾养胃的功效。红枣和山药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或蒸或煮,甜咸皆宜,爱喝汤的人可以煮汤时多放点山药和红枣。山药炖排骨
材料:山药200克,排骨500克,姜3片,盐适量。
做法:排骨洗净焯水,与姜片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再加入切块的山药,继续炖煮至山药熟软,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此汤鲜美可口,既能补充体力,又能滋养脾胃,适合全家人共享。
- 山药小米粥
材料:鲜山药25克,小米50克,大枣5枚。
做法: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小米洗净;大枣洗净,去核,所有材料加水煮成粥。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亏虚、气血不足所致的肢软乏力、纳差、便溏等。
- 山药羊肉汤
材料:鲜山药100克,羊肉500克,生姜、葱白各25克,胡椒粉、盐、味精适量。
做法: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块,羊肉剔去筋膜,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备用,葱白、生姜洗净,备用;山药与羊肉一起放入砂锅中煮熟,加入生姜、葱白、胡椒粉、盐、味精,待山药、羊肉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温中补脾,适用于胃部冷痛、不思饮食等。
山药虽好,但3类人未必适合
对山药过敏的人
山药成分中包含皂角素和山药碱,部分人员在食用后可能出现诸如反酸、腹泻等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终止食用,并及时就医诊治。消化不良、便秘的人
山药富含淀粉,同时具有收敛功效。然而,对于长期便秘、大便干燥或消化不良的人群,过量食用山药可能加剧相关病症。易上火的人
一到冬季,很多人喜欢吃火锅,尤其是麻辣的,蘸料又加很多辣椒,再加上很多的肉食、甜饮料,本就容易上火。而山药终归属于滋补食物,吃多了反而是“火上加火”。
小贴士:切山药手发痒怎么办?
山药去皮后出现的黏液含有蛋白和薯蓣皂甙,会刺激皮肤引起过敏。想去除黏液,可以先把山药用清水洗净,再放在开水锅中煮四、五分钟,晾凉后再去皮。
如果不慎沾了很多黏液导致很痒,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在手上抹醋,过一会儿这种瘙痒感就会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