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毒奶粉,董事长3次减刑即将出狱,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三鹿毒奶粉,董事长3次减刑即将出狱,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三鹿毒奶粉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之一,30多万儿童因此受害。近日有消息称,主犯田某华因多次减刑,预计将于2027年出狱。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2004年,安徽阜阳一家医院里,一名婴儿哇哇大哭,家长急得直跺脚,医生看着这个头部异常肿大的婴儿是一筹莫展,这是什么情况,什么病会出现这样的“大头娃娃”,医生无比困惑,这种罕见病几十年都没有见过一例。
虽然觉得是疑难杂症,但因为大头娃娃分散在全国各地,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这样过了4年,2008年,事情藏不住了,多名同样症状的婴儿在甘肃兰州被集中发现,令医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孩子集体患上了肾结石,这种病通常只会出现在成年人身上,随着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医生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结果发现,出事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喝的都是三鹿奶粉。
难道问题就出在奶粉上面吗?顺藤摸瓜,果不其然,铁证很快就被摆在了台面上,销售渠道遍布全国的三鹿奶粉竟然被恶意添加了三聚氰胺,这是一种化学物质,绝对不可以食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那么问题又来了,好好的奶粉,这么知名的奶粉企业,为什么会和三聚氰胺扯上关系呢?
事情还得从几年前全球粮食危机开始说起,这一年,粮食价格暴涨,不光大米涨价,给奶牛吃的玉米饲料也是水涨船高,导致奶农的成本快速上升,饲料涨价牛奶却没涨,一些缺德的奶农为了维持住利润,就往牛奶里面兑三聚氰胺,目的是增加牛奶的氮元素,以躲过蛋白质含量的检测。
三聚氰胺富含氮元素,而且价格极低,几块钱就能买上一大桶,这玩意儿还有一个好处,无色无味,状态稳定,除非是化工专家拿着专业的仪器来检验,否则肉眼压根看不出来毛病。
2008年,大头娃娃病在全国越来越多,大家虽然开始怀疑奶粉有问题,但没有真凭实据都不敢发声。直到汶川大地震之后,田某华集中向灾区捐了价值几百万的奶粉,一下子上了新闻头条,这才迎来了转机,有位吹哨人以“问题奶粉为什么敢捐往灾区”为题发帖,一下子就把气球给捅破了。
一开始,网友是将信将疑,田某华派人登门拜访这位发帖网友,意图很明确,如果能撤下帖子,一切好商量,不出所料,事情的热度很快又被压了下去。
最终是怎么被捅出来的呢,还得感谢兰州一位有良心的医生,他在发现了多例大头娃娃病症之后,冒死上报,就算是丢了饭碗都在所不惜,事情闹大之后,一名姓张的记者站出来带头揭露问题,他和所有的新闻媒体都不一样,指名道姓就说是三鹿奶粉,这让田某华非常头疼,连夜召集会议寻找对策,有人说干脆彻查问题根源,召回所有问题奶粉,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件事情打死都不能承认,不如花点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很遗憾,田某华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选择了这条不归路。
三鹿奶粉出动了一个强大的公关团队,哪里有负面报道,他们就往哪里扑,更离谱的是,三鹿还搜集了大量关于竞争对手的黑料,企图转移公众视线。但人在做天在看,毒奶粉事件最终败露,还得感谢一家叫做恒天然的新西兰企业。
2006年恒天然入股三鹿奶粉成为第二大股东,随着关于毒奶粉的报道越来越多,恒天然想让三鹿召回问题奶粉,不出所料,这件事情很快又被一股神秘力量给压了下去,没有办法,正常的渠道已经被完全封死了,恒天然只能上报新西兰外交部,最后通过外交手段才直通天庭,天庭震怒,立马派出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还顺势启动了食品安全的一级预警,没过多久,问题就查了个水落石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严重超标,达到了欧盟标准的1.7万倍,更令人咋舌的是,在三鹿集团强大的公关攻势面前,真相被一再掩盖,最终导致700吨毒奶粉流入市场,30万儿童不同程度受害。
田某华罪大恶极,立马被抓捕,判了个无期,三名肇事奶农被判死刑,三鹿垮了,落了个破产清算的下场,可事情远没有结束,受害儿童家庭的赔偿问题却成了老大难,三鹿集团资不抵债,一分钱都赔不出,最后只能由国家出面协调,死亡儿童赔偿20万,重症和轻症的赔偿标准分别是3万和2000。
赔钱对这些受害家庭来说,压根不能解决问题,他们有的一辈子不能停药,有的终身残疾,有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可田某华呢,只踩了十几年缝纫机,即将大摇大摆走出格子间,她有没有洗心革面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警钟长鸣,食品安全再小都是大事,但愿这个惨痛的教训能推动食品行业的自律,让下一代在更安全的环境中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