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婚姻新变:爱情取代经济依赖成首要诉求
老年婚姻新变:爱情取代经济依赖成首要诉求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从“找伴”到追求爱情:老年婚姻观念的变迁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
“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伴而已。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爱情观开始与年轻人趋同,追求爱与性、注重婚姻的质量和活力越来越成为老年婚姻的新要求。
据最近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统计,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9万,占总人口的10.46%,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中国老人的婚姻爱情观正随着社会进步发生着深刻变化。
在亲情与爱情之间,部分老年人向爱情倾斜。近日,来自江西吉安、年近65岁的王老太千里迢迢奔赴天津,与天津的高级工程师陈老先生喜结良缘后,搬进天津市老年公寓居住。
王女士介绍说,自己丧偶后寡居多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人,特别是儿子移居美国后,这种感受更加强烈。她曾经面临好多选择,但都没有成功。她择偶坚持的头一个条件就是双方“感觉好”。她说,现在不愁吃穿,找个老伴就图个精神交流,因为与陈工“能擦出火花”,是这份爱情,使她愿意背离故土,从生长了大半辈子的南方转移到天津这个陌生的北方城市。专门从事老年婚姻研究的天津社会科学院郝麦收教授告诉记者,物质的丰富,经济的独立,中国老年婚姻观念已大为现代化,由以前封建的“从一而终”到愿意再次结婚,婚姻关系中由重视经济因素发展到更加关注情感问题。
追求浪漫已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代际婚姻”开始出现。在麦收婚介所里,记者见到65岁的高老太,因为情绪不好,她满头的白发散乱在额头前,不停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的,并大声地向婚介所的孙老师抱怨:我是司法系统的退休干部,一个月收入1000多元。他都76岁了,我不嫌弃他,他为什么还不愿意与我相处?原来,几天前,高老太和一位姓陶的大爷相亲,双方在麦当劳见面后,高老太感觉不错,但对方却认为她长相一般,婉言谢绝了她。随后不久,这位陶大爷和一位50多岁、长相较好的老太太开始交往。这事让高老太怎么也想不通。从事多年老年婚姻介绍的孙老师透露,“代际婚姻”已成为老年婚姻的一个新特点。她所接触的老年人特别是男性中,大部分都希望能找个年轻的伴侣,男女年龄相差最大的将近40岁,这已是两代人之间的婚姻,但只要“代际婚姻”的当事双方同意,她们也同样愿意牵线。她说:“以前女方找男方,主要是找个经济依靠,是找“饭票”,男方则是找个能照顾自己的,是找“保姆”。而现在老年人再婚,选择的条件与
老年人追求爱情面临的挑战
然而,老年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传统观念的束缚、子女的反对、财产纠纷等问题,成为他们追求幸福的障碍。
在江苏省南通市,88岁的丁锦秀与73岁的张发美在护理中心的“搭伙养老”虽然得到了子女的支持,但仍面临其他老人的议论。79岁的L先生在追求爱情时遭遇子女的强烈反对,甚至发生了23次冲突。这些案例揭示了老年人在追求爱情时所面临的复杂社会环境和家庭伦理困境。
如何经营甜蜜的婚姻生活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许多老年夫妻依然找到了保持婚姻甜蜜的方法。观察那些幸福美满的夫妻,可以发现他们大都有以下三个共同点:
保持亲密沟通:真正幸福的夫妻是亲密无间的。他们可能不会时时刻刻都在一起,但一定有两人独处的甜蜜时光。当忙完工作、孩子和家庭,伴着一天的疲惫相互靠近,几句贴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怀抱,或是一场酣畅的享受,多少烦恼都烟消云散,只留相互扶持的动力。夫妻相处,懂了亲热的重要性,也就有了幸福的基础。
相互包容与体谅:没有不闹矛盾的婚姻,只有不懂相互体谅的夫妻。当婚姻中发生冲突时,冷战或者吵架都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但包容和体谅却很容易让两个人心中的怒火平息下来,遇事换位思考,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常怀感恩之心:任何人都没有义务对你好,即使是夫妻之间也不行。不要把对方的好当成理所当然。妻子一直感念老公对自己不离不弃,替她负重前行,让她岁月静好。老公一直感念妻子为自己生儿育女,陪她同甘共苦。一直念着对方的好,日子才能越过越顺,婚姻才能越来越甜。
此外,老年夫妻还可以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定期的约会时光、保持身体健康等方式,增进彼此的感情。重要的是,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珍惜与伴侣相处的每一刻。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虽然这一过程充满挑战,但通过相互理解、包容和感恩,老年夫妻完全可以在夕阳下书写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