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双11”维权秘籍:教你如何应对商家套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9:2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双11”维权秘籍:教你如何应对商家套路

“双11”购物狂欢节期间,消费者在享受购物乐趣的同时,也可能遭遇商家的各种套路。从不按约定发货到虚假宣传,再到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如何有效维护自身权益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重点。本文将结合近期发生的典型案例,为你揭秘“双11”维权秘籍,让你在购物狂欢中也能从容应对商家的各种套路,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01

空包裹引发的维权纠纷

今年“双11”期间,桂林市象山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网购收到空包裹引发的纠纷案件。黄某在某购物平台购买了两个室外防水插座,收到的却是装有硬纸壳的空包裹。黄某随即联系商家,但商家否认发空包裹的事实。在向购物平台投诉后,平台要求商家处理并提供证据,由于商家逾期未举证,平台将两个订单强制退款。

然而,黄某对仅退款的处理方式不满,便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督部门投诉。在相关部门介入后,商家同意补发货物,但黄某收到的补发包裹中只有一个商品。商家却坚称一个包裹里有两个货物,双方再次发生争议。

黄某认为商家明显故意发空包裹、漏发商品,属于欺诈消费者,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1000元,并要求购物平台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审理认为,商家交付空包裹的行为存在欺诈的主观故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最终,法院判决商家向黄某支付1000元赔偿金,而购物平台经营者因已尽到审查及管理义务,不承担赔偿责任。

02

价格欺诈:先涨后降的套路

“双11”前夕,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双11”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明确要求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然而,一些商家仍无视规定,采取“先涨后降”的价格欺诈手段。

例如,有消费者反映,某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在“双11”前夕突然涨价数百元,凑单满减后的价格反而高于活动前。更有甚者,有消费者发现支付定金后,尾款价格竟然上涨。这种“尾款人”变“韭菜人”的现象,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因此,消费者在遇到此类情况时,应保留价格变动前后的商品界面截图、消费凭证等证据,及时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向商家索赔。

03

霸王条款:小心这些“坑”

在“双11”期间,消费者还可能遇到各种“霸王条款”,如“预售商品不退”“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平台拥有最终解释权”等。这些看似是合约合意的条款,实际上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通过网购平台购买的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定制物品、鲜活物品、报刊,以及在线下载的音像制品、软件类商品等除外。

如果消费者在“双11”期间遇到霸王条款,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维权:

  1. 拨打12315投诉电话
  2. 向经营者所涉行业主管机关投诉
  3. 涉及侵权的,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04

快递丢失或被冒领怎么办?

在“双11”期间,快递物流问题也是消费者维权的热点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第六百零四条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

因此,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网购商品,在收货人签收前,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商家承担。如果快递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或被冒领,责任承担方需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 如果是快递公司在运输、仓储、派送环节因自身管理不善导致包裹丢失或被冒领,快递公司需要承担责任;
  • 如果商家在发货环节出现错误,如将包裹交给了不可靠的第三方物流或填写快递单信息错误等,导致包裹后续出现问题,则商家需要承担责任;
  • 若存在第三方故意盗窃快递或者冒领,并且有证据证明快递公司已经尽到合理注意义务,第三方需承担侵权责任;
  • 若因收件人自身原因导致包裹丢失或被冒领,如要求快递员将包裹放于门口后丢失,这种情况下收件人可能需要承担部分责任。
05

如何有效维权?

  1. 证据收集:在购物过程中,务必保留好交易记录、聊天记录、商品页面截图、支付凭证等关键证据。一旦发生纠纷,这些证据将成为维权的重要依据。

  2. 投诉渠道

  • 可拨打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进行维权;
  • 向电商平台客服反映问题,要求平台介入处理;
  • 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 如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严重,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维权过程中,可引用相关法条,增强维权底气。
06

预防胜于维权:购物前的注意事项

  1. 理性消费:根据自身需求制定购物清单,避免盲目跟风和冲动消费。
  2. 仔细阅读规则:了解平台和商家的促销规则,警惕复杂的满减、优惠叠加等可能导致的消费陷阱。
  3. 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优先选择评价高、信誉好的店铺,降低遭遇欺诈的风险。
  4. 关注价格变动:提前关注心仪商品的价格走势,警惕“先涨后降”的价格欺诈行为。
  5. 谨慎对待预售:参与预售时,仔细阅读定金和尾款的支付规则,避免因忘记支付尾款而损失定金。

“双11”期间,消费者既要享受购物的乐趣,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消费者、商家和平台共同努力,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消费环境,让“双11”真正成为消费者的狂欢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