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这届年轻人有多难?还没脱单,就开始为养老焦虑了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23: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这届年轻人有多难?还没脱单,就开始为养老焦虑了

一场养老焦虑,正在席卷当代年轻人。过去一年,诸如“#攒够多少钱才有底气提前退休#”、“#35岁开始规划养老已经晚了#”、“#90后想体面养老要存多少钱#”“#90后养老攻略#”…年轻人养老的话题频繁霸榜各大社交媒体。这届年轻人,还没脱单,就开始愁养老了?

年轻人的养老焦虑并非危言耸听。2020年的调查数据揭示,超七成90后开始考虑养老,80后、70后养老需求更迫切,相应比例更是高达80%和85%。【1】在百度指数中输入“养老焦虑”这一关键词并查看搜索用户画像时,不难发现,2029岁、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对养老问题的担忧明显高出其他年龄层。到了2024年初,在90后用户占据七成的小红书平台上,“养老”一词的月搜索量已经高达4.2万次,而与之相关的笔记数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9万篇。【2】


【图片来源:百度指数搜索“养老焦虑”的人群年龄分布】

舆论普遍认为,当代年轻人正面临愈加复杂的养老困境:面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延迟退休、基本养老金收支压力凸显的趋势,这届年轻人既要承担父母的养老责任,又将面临自身未来的养老压力。

一个既严峻,又已经众人皆知的事实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老。据统计,2021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而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预计中国老年人口2025年将达到3亿人,2035年将达到4亿人,2050年将达到4.87亿人。【3】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还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现象。2022年中国的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而不久前公布的2023年人口数据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比2022年末减少208万人。【4】

在这种“剪刀差”的影响下,劳动人口供养老龄人比例逐年降低。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中国尚且能实现3.5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1个老年人,这一指标到2050年将降至1.4∶1。【5】

由于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造成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影响到年轻人未来领取的社保养老金。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如果企业缴费率维持在16%不变,2019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到顶峰,此后将开始下降,2035年前后累计结余将耗尽,而这一年最大的80后才55岁。【6】


【图片来源: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而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难题,我国正计划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如果政策通过,80后将开始“享受”延迟退休,90后将“喜提”65岁退休“特殊关照”!

需要多少钱,才能体面养老?

赶上“独生子一代+少子化一代+延迟退休一代”,上有父母要养老,下没子女帮养老,自己老了还碰上养老金不够,最后还得多干5年才能退休,大多数年轻人认为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模式已不具备基础,未来养老还是要靠自己,所以个人更需要努力搬砖,为自己的养老生活筹备更多的资金。

【图片来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既然如此,80后、90后想体面养老,究竟要存多少钱?

调查显示,目前超过八成(80.62%)的调查对象认为整个养老期间的财富储备规模在200万以内即可满足养老需求。【7】平均而言,相对于35岁以上人群,年轻一代的养老储备目标更高,年轻一代预计安享退休需要储备接近155万元,明显高于35岁以上人群的目标的139万元。【8】


【图片来源: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或者也不妨粗略估算一下。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为2.68万元【4】,不考虑延迟退休,以男60岁、女55岁退休,人均寿命77岁,物价每年上涨3%计算,男性退休后17年需支出58.32万元,女性退休22年需支出81.84万元。

那么这笔钱到底够不够我们未来的生活,又该如何判断呢?

想要存够“体面养老”的资金,可以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威廉·班根的“4%法则”进行规划。只要在退休第一年从退休金本金中提取不超过4.2%,之后每年根据通货膨胀率微调,直到过世,退休金也花不完。

除了参考“4%”法则,还可以借鉴富达国际提出的“退休储蓄黄金法则”。具体而言,建议在30岁时积累相当于当时年薪1倍的储蓄,作为养老储备的起点;到了40岁,这一目标应提升至年薪的4倍;而在50岁时,应积累至年薪的6倍。到了退休之际,理想的储蓄金额应达到当年年薪的9倍。为实现这一系列的储蓄目标,假定62岁退休,若从25岁开始进行规划,则需将年收入的19%专项用于养老储蓄;从30岁开始,则增加到23%;从35岁开始,则增加到28%。

年轻人为了搞钱有多拼

养老焦虑蔓延,“养老要趁早”、“养老靠自己”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你永远想象不到这届年轻人,为了实现养老自由,搞钱有多拼。

成年人的体面,都是钱给的。这届年轻人认真拼钱搞事业,主业、副业一手抓,不仅要有职场plan A,还要有plan B。宠物店店主一天去二十多个客户家中喂猫;上门私厨在春节假期接单接到手软;“网红”夜市商户坚持出摊,日售300份卤煮肥肠;有人白天在写字楼上班,晚上在地铁口摆摊;有人兼职做自媒体,月入1万+;有人周末做群演,发展更多元……

除了花式搞钱外,他们还很会攒钱。豆瓣小组“丧心病狂攒钱小组”和“今天消费降级了吗”,记录了这代年轻人各显神通的“抠门”省钱大法。有人为了省下交通费,顶着烈日骑车上班;有人早就关闭了花呗,甚至买完东西就立刻把购物软件卸载;有人为了省掉理发支出,学会了自己剪发;还有人为了省钱,甚至把自己的婚礼也省掉了。

更高明些的年轻人,开始找寻”无痛攒钱"的方式,更聪明地攒下小金库,主打一个既省又赚、长线投资。

比如,近两年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由于具备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是养老保险的补充等特征,可以理解为是个人为自己储备的养老金。与此同时,个人养老金也是一种积累型养老金,在缴费阶段只进不出,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都在账户里滚存,因此也被认为对年轻人更有意义。

首先,个人养老金每年每人1.2万上限额度,可全程参加或部分年度参加,可一次缴纳,或分次缴纳,除另有规定外不得提前支取。一方面,平均每月最多只缴纳1000元,对当下生活的影响并不大;另一方面,一旦我们开始缴纳,就必须等到退休、完全丧失劳动力或出国定居的情况下,才能取出来。算下来,每天强制储蓄一点钱,积少成多,就能为未来养老储备一笔资金。

其次,个人养老金有很不错的投资属性。存入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钱,可以自愿选择养老存款、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和养老保险等产品进行投资。假设从现在起离我们退休还有30年,每年存1.2万,假定按3.3%的收益率来算,连续缴纳30年,那么退休时我们账户会有61.93万元,很轻松地就达到了“200万目标”的30%(仅作为测算参考,不作为实际收益依据)。

最后,个人养老金可以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能够切实帮我们省下一笔钱。个人养老金一年最多可以缴纳1.2万,缴纳的这部分钱可以在税前扣除,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将来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领钱,也不会并入综合所得,只是单独按照3%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年度个税汇算清缴时,还可享受专项扣除。收入越高,避税额度也越大,每年最高可节税5400元。

参考文献:

  1. 腾讯,清华大学;(2020);《国人养老准备报告》
  2. 小红书,后浪研究所;(2024);《积极老去——年轻人养老小数据》
  3. 国家统计局;(202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4. 国家统计局;(2024);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5. 华泰证券;(2024);策略专题研究:银发经济蓝海下的投资脉络
  6.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2019);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7.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23);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3
  8. 富达国际,蚂蚁财富平台;(2021);《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
  9. 新华社;(2022);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地启动实施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