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高发期,中医大夫教你如何做!
甲流高发期,中医大夫教你如何做!
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干燥天气的长期持续,流感进入了高发期。根据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且以甲流为主。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预防和治疗上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方法。
什么是甲流?
甲型流感简称“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人流感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一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引起的。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患者以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自发病后5天内均可从鼻涕、口涎、痰液等分泌物排出病毒,传染期约1周,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感染“甲流”后,患者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发热体温可达39℃~40℃,有的会发生胃肠道的不适感。
如何区分甲流和感冒?
“与普通感冒相比,甲流除了传染性比较强,临床症状也比较重。”诸城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张健表示。“甲流所导致的发热症状更为明显,常常是高热,发热持续时间也比较长。普通感冒发烧一般1-3天,甲流发烧多数在3-5天,而且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包括肌肉酸痛,头痛乏力等。感染甲流以后,体力恢复的时间也会比较长,轻症患者一般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复。另外,甲流引起的并发症更多见,包括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
中医对甲流的认识与防治
中医认为流感属于“时行感冒”范畴,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加之人体正气不足,内外相引而发病,甲型流感属于温病范畴,温病具有起病急,热势甚,传变快的特点。几千年来中医在治疗流感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讲究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证候类型及轻重程度,灵活辨证、随证加减。根据症候类型及轻重程度,可采用疏风解表、清肺解毒、清气凉营等内治法,适时运用益气养阴等,可达到缓和驱邪、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可运用针灸、拔罐、放血、佩戴香囊、中药汤剂、刮痧等中医综合疗法防治流感。
针对患儿的特点,可以采用中药口服、中药外洗、中药穴位贴敷、小儿推拿等治疗。中医药在抗病毒的同时,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动机体的抗病力量,而且无明显副作用。
同时,我们推荐中西医结合治疗流感,这样既能发挥中医的整体调节优势,又能利用西医的快速控制病情特点,两者相辅相成,效果更佳。在确诊甲流后,推荐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等,以迅速抑制病毒复制。同时,结合中医清热解毒、宣肺透邪的方剂,如银翘散加减,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症状,加速康复。
预防小贴士
1、保暖防寒:随着气温下降,及时增添衣物,尤其是保护好头部、颈部和脚部,避免寒气入侵。
2、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减少病毒在室内滞留的机会。
3、饮食调理: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柑橘、草莓、西兰花等,增强免疫力。同时,适量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有助于身体修复。
4、充足睡眠:保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提高抵抗力。
5、勤洗手,戴口罩: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总之,面对甲流高发期,我们不必恐慌,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通过中医的智慧与西医的科学,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完全有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携手努力,共筑健康防线!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