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古城:千年海岛名城的文化新生
定海古城:千年海岛名城的文化新生
“一座定海城,半部舟山史。”定海古城,这座身居东海之滨的千年古城,承载着1200多年的沧桑岁月,是中国唯一的海岛文化名城。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立县治以来,定海古城见证了舟山群岛的兴衰变迁,孕育了独特的海岛文化。
2025年1月1日,定海古城迎来了一场盛大的迎新民间民俗大会。这场活动不仅展示了定海古城丰富的文化传统,也展现了其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
文房四宝园:古城新貌
上午9时,位于定海东大街区域的文房四宝园正式对外开放。东城门、奎光阁、文笔峰、砚池等标志性建筑焕然一新,重现了古时定海东门肆市的繁华景象。这些修缮或新建的建筑,不仅还原了古城的历史风貌,也成为了游客了解定海文化的重要窗口。
“凡城必有塔。没有奎光阁,定海古城是不完整的。”定海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现场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表示,重建奎光阁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为了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定海的历史文化。
登上奎光阁第五层,极目远眺,东海云廊擂鼓山巅的状元阁、长岗山上的文昌阁清晰可见,南部定海港海浪涌动,千年古城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
十五巡游方阵:民俗盛宴
上午10时,随着一阵欢快的腰鼓声,2025定海古城迎新民间民俗大会正式拉开帷幕。舞龙、舞狮、跳蚤舞等暖场表演点燃了现场的热烈气氛。15个巡游方阵从东城门出发,沿着东大街、状元桥、西大街、中大街、县前街等古城主要街道缓缓前行,最终到达称心如意广场。
74岁的杜央新是土生土长的舟山人,他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踩高跷表演,今天为了看这场表演,家务都顾不上了。在老定海,最热闹的时候就是国庆节和春节,那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民俗巡游活动,非常喜庆。”
十五街巷:古今交融
结合房屋维修更新工程,定海古城对都神殿弄、东西大街连接段、它山庙弄、书院弄、桑园弄、留方路、柴水弄、陶家弄、东管庙弄等15个古城重点巷弄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内容包括门头改造、立面提升、管线整理、路面改造,以及标识标牌和景观亮化的完善。
古城保护旨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历史文化记忆,而活化利用则是为了让古城焕发新的生命力。定海古城引入了精品民宿、文化创意、特色文旅等街区商业业态,科学推动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性开发。
文化节点:历史记忆
近年来,定海古城打造了多个文化节点,包括奎光阁、文笔峰、状元桥等。这些地标性建筑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也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定海历史文化的窗口。
定海古城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是海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具体实践。通过重建和修缮历史建筑,定海不仅唤醒了人们对古城的美好记忆,也让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未来展望:文化名城
定海古城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工程,是定海区打造新时代海洋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通过微更新项目的推进,定海紧扣“海上古城”核心IP,以“大定海”文化内容作古城空间定海与产业定位。对散落在古城的众多“大定海”文化基因进行完整的梳理与核心重点的提炼,将历史民宅大院、遗址纵向串联,让孤立的文化资源点联动整合,利用名人故居设置展示馆、纪念馆、陈列室等,打造名人故居的旅游品牌和文化传承空间,形成主题历史文化遗产文博系列。
随着东海云廊、东海百里文廊、云顶仙乡等标志性项目的相继建成,定海古城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古城内外,新与旧的“烟火气息”正在碰撞出新的风味,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这座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
定海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海岛名城,正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着它的独特魅力。无论是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巷,还是驻足于修缮一新的古建筑前,游客都能感受到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现代活力。定海古城,正以它独有的方式,续写着舟山群岛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