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用爱修补记忆,守护认知障碍老人
韩红基金会“记忆包裹”项目:用爱修补记忆,守护认知障碍老人
2019年,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发起“记忆包裹”项目,旨在通过社会倡导、公众参与和社会服务,构建认知症老年人熟悉、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该项目自启动以来,不断升级和完善,目前已覆盖我国20个省份和地区,通过多种专业工作方式提高了大众对认知症的认识和支持力度,让更多人看到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希望。
“记忆包裹”项目主要通过三级干预提供服务:第一阶段是预防未病,开展科普筛查;第二阶段是防治欲病,进行诊断干预;第三阶段是治已病,提供治疗照护。项目倡导多部门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由社工、心理咨询师、医生共同为老人服务,科学认知、科学预防,搭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通过科普宣传、认知筛查和干预服务,提高公众对认知障碍的关注。例如,在营口市,项目由市博爱救援救助工作服务中心承接,通过社区活动为居民提供认知障碍常见症状及家庭日常判断方法的培训,并进行认知障碍筛查,提供个性化建议。在榆林市,项目覆盖8个社区,计划在半年内开展40余场活动,为认知障碍患者及其照护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项目不仅关注患者本身,还重视对患者家属或照护者的支持服务。在烟台市,通过“大脑健康 忆路生花”认知障碍老年人支持小组活动,专业医生和社工带领组员了解认知障碍的相关知识,通过健脑操、益智游戏和手工活动等多样化方式,锻炼组员的认知能力。项目还注重将学习到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生活中,巩固预防认知障碍的方式方法。
据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群中有约3877万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983万人。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记忆包裹”项目通过早期干预和预防,有效延缓了病情发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项目不仅为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希望,也为社会减轻了负担。
未来,“记忆包裹”项目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深化服务内容,通过持续的科普宣传和专业服务,进一步提升公众对认知障碍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为构建认知症友好社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