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发布统一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15: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发布统一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标准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应急避难场所 标志》(GB/T 44014-2024)国家标准。该标准统一规范了避难场所的各类图形符号和标志设置要求,解决了过去各地标志系统不统一、信息内容不完整等问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这一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于提升公众应急避险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01

标准出台背景

在疫情防控中,应急避难场所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过去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各地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志存在符号、颜色不统一,信息内容不完整,设计制作与设置不规范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公众对避难场所的识别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为适应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和健全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新任务新要求,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应急避难场所 标志》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应急避难场所的各类图形符号、标志型式、标志尺寸以及标志的制作与设置等内容,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02

标准主要内容

《应急避难场所 标志》标准涵盖了避难种类图形符号、避难场所图形符号、场所主标志、功能区标志、设施设备标志、出入口标志、场所内指向标志和场所外指向标志等多个方面。具体包括:

  • 避难种类图形符号11种
  • 避难场所图形符号14种
  • 场所主标志示例6种
  • 功能区标志15种
  • 设施设备标志28种
  • 出入口标志8种
  • 场所内指向标志46种
  • 场所外指向标志示例10种

这些统一的标志系统,为公众在紧急情况下快速识别和找到安全避难所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清晰的标志能够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03

实际应用案例

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该区作为首都东部的生态屏障和物流仓储基地,率先提出建设国家“平急两用”发展先行区。通过制定《平谷区平急两用健康隔离设施设计及实施指导意见》,平谷区系统谋划了多个应用场景,包括京平综合物流枢纽、新型乡村社区、乡村休闲综合体、承平高速金海湖服务区和金海湖文旅小镇等。这些设施在“平时”可用作旅游、康养、休闲等,在“急时”可转换为隔离场所,满足应急隔离、临时安置、物资保障等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统一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在“平”时发挥枢纽作用,在“急”时可将物流仓储设施按需转化为“战时基础保供仓”,持续保障首都物资稳定供应。未来高标库面积将达560万平方米,其中冷库70万平方米,可保障北京市民30天基本生活需求。

04

未来展望

《应急避难场所 标志》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迈入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这一标准的推广和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应急避险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随着各地逐步推进新老标志的转换工作,一个统一、规范、高效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系统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救灾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