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生态保护典范
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的生态保护典范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今年上半年接待境内外游客165万人次,同比增长29.6%。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三清山在生态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的结果。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清山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道教文化,更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主任王庆辉介绍,近年来,三清山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不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景区实行立法保护、全域保护、行政保护和科学保护相结合的生态保护方针,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保护措施方面,三清山将全山分为57个网格,扎实推进林长制,强化网格化管理,发挥“一长(林长)两员(护林员、监管员)”网格作用。同时,实施环山公路林相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个一”行动,让游客一来到三清山辖区,就能感受到处处有景、步步像画。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还注重科学保护。景区管委会先后邀请40余批次20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取得了包括三清山地质地貌及生物多样性论文集、生物多样性图谱和动植物标本集在内的一系列科研成果,为保护和展示三清山奠定了科学基础。
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
三清山的生态保护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中美地质学家一致认定三清山为“西太平洋边缘最美丽的花岗岩”,这一评价充分体现了三清山在自然景观保护方面的卓越成就。
三清山的花岗岩地貌主要由玉京峰、玉虚峰和玉华峰组成,经过14亿年的地质演化,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有48座奇峰、89处造型石和384处景物景观,其中“巨蟒出山”和“女神峰”等标志性景观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自然奇观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成为了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数字化管理和国际合作的创新
在生态保护和旅游管理方面,三清山不断创新,积极应用数字化技术和国际合作模式。江西移动为上饶市公安局三清山分局打造的数字员工,就是一个典型的创新案例。
通过使用“磐匠”数字员工,三清山实现了500多路视频点位的智能化巡检,大幅提高了摄像头巡检效率,并能快速响应故障问题。这一创新应用不仅优化了景区安全管理,还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此外,三清山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保护组织展开交流与合作。景区管委会邀请国际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共同研究保护方案,确保三清山的生态保护工作始终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生态保护的示范作用
三清山的生态保护工作不仅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今年全国生态日期间,三清山展示了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突出成就。目前,已有近百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在三清山繁衍生息,成为景区生态保护的生动注脚。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葛健表示:“我们将持续巩固绿色发展举措,全力守护好绿水青山,打造高品位绿色经济,全力奏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最美和音。”
三清山的生态保护经验为全国乃至全球的自然保护区提供了宝贵借鉴。通过严格的保护措施、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创新的技术应用,三清山不仅保护了自身的自然美景,也为全球生态保护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