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社交焦虑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44:3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过度担忧被他人评价和注意。这种焦虑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行为,还可能导致生理反应,如口干、出汗、心跳加速等。本文将详细介绍社交焦虑症的症状、成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什么是社交焦虑症?

社交焦虑症是患者对社交场合中被他人注意或评价时感到极度担忧和恐惧,并且可能导致避开这些场合。

生理症状

出现十分口干、流汗、心跳加速、经常想去大小便等状况。

情绪或认知

感到精神紧张、不断详细地想像各种有可能令自己尷尬丢脸的情况、不能够随意地说话或做想做的事情等等。

其他病徵

逃避社交活动、明白害怕是不合理的,但却不能克服、因影响其正常社交生活、学业或工作而感到苦恼等等等。社交焦虑症发作可能会持续几分鐘到数小时,可能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係產生负面影响。

社交焦虑症有多普遍?

根据一项外国的大型研究显示,社交焦虑症的终身发病率为4%。而本港2003年调查数据指出,高达28.7%的香港人有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

社交焦虑症有哪些成因?

社交焦虑症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外在压力、遗传、自我评价和自尊问题引发等等。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由于脑部传递物质失去平衡而导致病发为生理基础因素,而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遭受欺凌、经历尷尬或对社交场合的负面经历都可能导致社交焦虑症的形成。一个人的思想模式会直接影响情绪,进而影响行为,而身体亦会随之产生变化。

举个例子说明「社交焦虑症」患者的思想行为模式。

客观事件:乘搭小巴,快要下车之际。

负面主观思想出现为,万一司机听不到我叫落车,或者我叫的时候走音,岂不是好尷尬?

于是,病者的情绪反应变成:紧张、不安;身体反应出现为:心跳加速、发抖;行为:不敢叫下车,等其他人叫才可以下车。

结果就是逃避乘搭小巴和其他容易引起社交焦虑的场合,以致生活大受影响。

这个例子展示了社交焦虑症患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如何运作,以及他们对特定情境产生恐惧的过程。这种负面思想和恐惧反应的循环可能逐渐加深,导致社交焦虑症持续存在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如何诊断社交焦虑症?

情绪病不能与其他病症一样,透过医学化验或电脑扫描等方法进行诊断检查。医生会透过询问病史和心理评工具为患者评估心理状况。

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上社交焦虑症,可以先进行社交焦虑症评估,了解患病的风险。

立即进行:社交焦虑症评估

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血清素调节剂 SSRI为社交焦虑症的一线处方药物,可以有效调节脑部血清素及其他化学传递物质,缓解社交焦虑症的症状。由于此类药物一般需要服用4至6星期才见成效,医生或会同时处方短期服用及低剂量的镇静剂,暂时紓缓病情。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如何管理和控制焦虑和恐惧,从而减轻社交焦虑症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能增加患者对社交焦虑症的了解、认识发病时的处理方法、学习放鬆心情及控制呼吸。

参考资料

资料来源:1 Stein, D. J., Lim, C. C., Roest, A. M., De Jonge, P., Aguilar-Gaxiola, S., Al-Hamzawi, A., ... & De Girolamo, G. (2017). The cross-national epidemiology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Data from the 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

本文原文来自Virtus Medical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