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铁8号线开建:首条GOA4级无人驾驶线路,全长18.6公里设17座车站
天津地铁8号线开建:首条GOA4级无人驾驶线路,全长18.6公里设17座车站
2025年1月4日,随着“致远四号”盾构机在天津地铁8号线项目的成功始发,这条贯穿城市南部的重要交通动脉再次提速。作为天津市首条采用最高级别(GOA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地铁线路,8号线一期工程全长18.6公里,共设17座车站,将有效缓解城市东西向交通压力,为市民出行带来全新体验。
全自动无人驾驶,打造智慧地铁新标杆
天津地铁8号线采用最先进的GOA4级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是天津首条采用轻量化A型铝合金车体的地铁线路。列车全长140米,采用4动2拖6辆编组,最高运行速度可达80公里/小时。车辆以“绿色、环保、智慧、舒适”为设计理念,在6号线二期车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走进车厢,人性化的服务设施随处可见。座椅表面采用升级版油漆,更加耐磨耐脏污。车厢内配备了大尺寸电子地图屏幕和USB手机充电口,充分满足乘客需求。车内通风系统还配备了空调系统二氧化碳浓度、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等空气质量指标的监控和记录的智能运维功能,实现客室环境的可视化管理与监控。
列车还实现了牵引系统、辅助系统的智慧运维健康管理,各系统的智能运维功能也进行了升级,均实现实时监测、故障预警、健康评估,便于运维高效决策,更加助力提升行车安全,降低运维成本。
突破技术难关,攻克复杂地质挑战
在地铁8号线的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在人民公园站至下瓦房站区间,地铁建设者们需要穿越既有地铁5号线、人工湖和清代藏经阁等文物保护建筑。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项目团队采取了多项创新技术:
- 在穿越5号线时,采用24小时自动化监测系统,设置107个监测断面,将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内。
- 下穿人工湖时,通过改良渣土和采用新技术避免湖水渗漏,确保湖面无异常。
- 穿越藏经阁时,实施单侧定点精准补浆方案,兼顾文物保护和施工安全。
在土城站施工现场,由于场地限制,整个施工区域呈锥子形,最窄处仅1-3米宽。面对这一挑战,施工团队采取了精细化管理措施:每天精准计算所需材料,提前放置在指定位置;将施工区域分割成多个工作面,同步推进施工;通过倒排工期,确保施工进度不受场地限制影响。
贯穿城市南部,助力区域发展
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西起南开区绿水公园站,南至津南区渌水道站,途经南开区、和平区、河西区和津南区等多个重要区域。线路沿线设17座车站,其中8座为换乘站,将有效缓解城市东西向交通压力,加强区域联系,为市民出行提供新选择。
目前,天津地铁8号线一期工程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预计将于2025年年底完工。届时,这条贯穿城市南部的交通大动脉将为天津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升整体交通效率。同时,作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组成部分,8号线的建设也将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