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燊海井:世界第一口千米深井的传奇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01: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燊海井:世界第一口千米深井的传奇

“燊海井,这口开凿于1823年、历时13年建成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不仅是中国古代钻井技术的巅峰之作,更是自贡千年盐都的标志性遗产。这口深达1001.42米的盐井,比国外最早开凿的千米深井整整早了11年,其独特的钻井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燊海井的开凿,揭开了三叠纪嘉陵江石灰岩地层的秘密,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这口井每天喷出万余担黑卤,日产天然气8500多立方米,烧盐锅80多口。到1940年,每天还自喷黑卤10000多担,天然气4800到8000立方米。燊海井的开凿,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其技术特点和生产场景完整保留至今,成为自贡重要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燊海井的钻井技术堪称中国古代工程学的奇迹。在没有现代机械设备的年代,古人运用冲击式顿钻法,通过人力和简单机械,成功将井深推进至千米以下。这种技术比西方早了800多年,其原理至今仍在石油钻井中使用。井口直径仅与当地楠竹粗细相当,通过木质碓架和人力踩动,带动锉头冲击地层,再用专门工具取出碎石,最终达到千米深度。

燊海井的制盐工艺同样令人惊叹。井口直径仅尺余,但通过巧妙设计的天车和汲卤筒,每天能从千米深处提取大量卤水。卤水经笕管引入灶房,倒入平底盐锅熬煮。在熬制过程中,加入黄豆浆去除杂质,经过8小时煮熬结晶,最终产出洁白的食用盐。燊海井的灶房保留着传统的低压火花制盐工艺,8口圆锅一字排开,天然气在锅底熊熊燃烧,展现了古人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燊海井不仅是一口盐井,更是中国古代资源综合利用的典范。井中的天然气被直接抽取上来,通过管道输出,用于熬制卤水。每个天然气出口处设计成两个底部相通的锅池,第一个锅池大些,第二锅池略小些,上面对应分别放置大小不同的锅,都用来熬制盐粒。天然气最先经过第一个大锅池下面燃烧,当有剩余天然气没有被完全燃烧利用时,这些剩余的天然气会进入到第二个小锅池内,再进行燃烧,这就避免了天然气的浪费。

燊海井的历史贡献远不止于此。在抗日战争期间,沿海盐场相继沦陷,燊海井所在的自贡盐场承担起供应大后方食盐的重任。从1938年起,自贡盐场开始大量起复卤井,增加盐灶,提高产量,抗战八年自贡盐产年均24.45万吨。战前的自贡盐产量在四川盐产总数中的比重已下降至45%,到了1939年即上升到54%,而在1945年就占了全川盐产量的60%。抗战期间,富荣东西两场担负了川、康、滇、黔、湘、鄂、陕各省,达7000多万人口的食盐需求。自贡盐税占川盐税收80%以上,冯玉祥感叹道“以产盐雄于西南,而贡献于国家与地方者举国惊甚宏伟”。

新中国成立后,燊海井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文化遗产价值得到充分重视。燊海井不仅是自贡最真实的井盐生产地和盐业活化石,还完整地再现了清末钻井、采气、制盐的生产场景。如今,燊海井已成为重要的盐矿特色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古法制盐的全过程,了解中国古代盐业生产的技术和文化。

燊海井的存在,不仅见证了自贡千年盐都的辉煌历史,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世界钻井技术的先驱,燊海井的技术成就和文化价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