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驱动学习变革:个性化、深度化成新趋势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8:16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驱动学习变革:个性化、深度化成新趋势

在AI时代,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从个性化学习到智能辅导,从政策支持到社会适应,多位专家围绕"AI时代,如何学习"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我们揭示了未来教育的新图景。

AI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

主持人: AI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是什么?未来应如何调整教育体系以适应AI时代的发展?

倪闽景: AI时代,人的学习将进入超级学习阶段,有五个基本特征:

  • 在学习生物基础方面,学习将是基于脑科学的全脑学习
  • 在学习方法方面,学习将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学习
  • 在学习内容方面,学习将是基于新技术的高阶学习
  • 在学习价值方面,学习将是基于人格化的创新学习
  • 在学习通道方面,人脑和电脑协同学习

尚俊杰: AI技术为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高效,使知识获取更为快捷,学习途径更加多元化。传统的课堂讲授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等新模式应运而生。

刘庆峰: 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竞争。大模型呈现出来的智慧涌现能力,被认为不亚于PC和互联网的诞生,将彻底改变产业形态和竞争格局。

焦建利: 在人工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和按需学习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兴趣和能力定制课程,使得教育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


学生在操控智能机器人完成任务。通讯员 丁根厚 摄

个人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

主持人: 在AI时代,个人如何选择合适的学习路径?AI时代学习与传统教育之间如何平衡?哪些内容与技能在AI时代尤为重要?

倪闽景: 对于学习者而言,将更突出人的精神塑造,而以特定知识和技能传授为目标的传统教育将不再有意义。人之所以成为人,不是因为拥有知识的多少,而是我们拥有和硅基生命完全不同的精神和灵魂。

对于学习者而言,人类正面临着超大规模知识带来的挑战。学会选择已经成为学习者的核心能力。所谓的学会选择,就是学会做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

刘庆峰: 针对未来可能被人工智能大量替代的行业和岗位,对劳动力培养及再就业做专项研究,并且提前、主动做好应对。关注通用人工智能对社会各行业带来的冲击,加快建设新的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和课程培养体系。

焦建利: 在人工智能时代,摆在每个人面前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变得前所未有地丰富、广泛、多元。在线课程、虚拟现实学习、智能学习辅导、人机协同学习,以及在元宇宙中的学习正在成为常态,成为人类学习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们在航天展示区参观。通讯员 郝群英 摄

AI技术如何助力个人学习

主持人: AI技术如何助力个人学习?未来学习平台应该如何利用AI技术提升学习效果和体验?

倪闽景: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遇到的瓶颈问题不是个人知识多少,而是如何形成共识。数字化破除了知识权威,让每个人都有了表达的机会,从而使形成共识的难度加大。

对学习者而言,未来人类最大的特征是在智能机器面前相互关联并透明,将形成开放、集体的创新范式。超级学习需要的是通过新技术激发集体创造力,让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成创新资源。

尚俊杰: AI技术在个人学习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助力作用。通过智能推荐、个性化学习资源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实时评价和反馈等机制,AI技术可以根据每个学习者的特点和需求,提供精准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从而极大地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

焦建利: 回顾历史,技术一直在改变着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改变着千业百行,也在改变着人的存在方式。


学生在机器人萌宠乐园参观。通讯员 郝群英 摄

政府如何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

主持人: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如何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政策支持以促进人才培养?

倪闽景: 政府在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时,必须系统考虑AI对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应用的价值,做到公平性与多样化之间的平衡。人工智能未来必然会替代大量以技能为特点、工具为目的的工具,现在的教育内卷——刷题、做题、考高分,意义不大,而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必然选择。

尚俊杰: 在政策层面,政府应积极推动AI时代的教育改革,以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首先,政府需要制定全面的教育科技政策,明确AI在教育中的应用方向和支持措施。其次,政府应加强对AI教育领域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政府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AI相关专业和课程建设,培养具备AI技能和素养的人才;二是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鼓励学校将AI技术应用于各个学科建设中;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AI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刘庆峰: 建议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应对全球AI“系统性竞争”。在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瞄准我国通用人工智能发展中需要重点补上的短板进行设计,围绕高质量数据开放共享、科学评测标准制定、源头技术前瞻研发、人才培养、法律制定和伦理人文等维度,系统性制定国家《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焦建利: 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在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学校教育改革方面,我认为在政策层面可以推出以下举措:第一,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二,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第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用指引。第四,加强师资培训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第五,大胆探索、鼓励创新、做好长远战略部署,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做好决策。


学生在学习组装智能机器人。通讯员 丁根厚 摄

如何推动广大民众适应AI时代的学习方式

主持人: 在社会层面,如何推动广大民众适应AI时代的学习方式?

倪闽景: 现代社会的学习方式已经产生很大的变化,许多人已经习惯了屏幕阅读、视频理解、碎片化学习,这是AI时代新的学习趋势。但这种学习更多偏向于娱乐,停留在知道层面,对于构建价值判断和深度思维并不友好。越是信息化时代,信息泛滥,信息资源对人的成长来说价值作用越低,反而是注意力成为关键要素。所以AI时代的学习方式,更需要提倡深度学习,以形成个人兴趣为主导,让人在某个领域形成知识的富集,从而形成志趣与创造力。

焦建利: 为了促进民众适应人工智能(AI)时代的学习方式,需要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及社区等多方共同努力和协作。政府应当制定并实施支持AI教育发展的政策,并确保相应的财政资金投入,以激励和支持AI教育项目。企业应当积极参与到AI相关培训课程的开发中,帮助员工提升技能,实现职业转型,以适应AI带来的行业变革。教育机构则需要对现有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将AI知识融入课程内容,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未来职场所需的关键技能。社区层面,可以通过组织AI相关的公益活动和研讨会,提高公众对AI技术的认识和兴趣。个人需要与时俱进,践行终身学习,尤其是数字化学习和技术增强的学习。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郝群英 丁根厚 摄),包图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