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手术后的心理调适:医生眼中的康复关键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15:4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手术后的心理调适:医生眼中的康复关键

“手术不仅是身体的创伤和恢复,更是心理的适应和调整。”这是巩义市人民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宋佳医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她看来,围术期患者的心理支持至关重要,不仅能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还能增强其合作意愿和依从性,进而促进术后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01

手术焦虑: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手术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反应,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本身、术后疼痛、康复训练、对未来生活的担忧以及对手术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焦虑。研究显示,无论年龄、性别或手术类型如何,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因手术产生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不仅源自手术本身,也源自对术后疼痛、康复训练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生活可能发生变化的担忧。

02

心理问题对手术恢复的影响

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 POFS)是患者在经历外科手术后出现的一系列以疲倦、肌无力、嗜睡、注意力和活动力下降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现象。其成因包括手术创伤与失血、药物副作用、身体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和睡眠不足等。术后疲劳综合征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还显著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

03

医生如何提供心理支持

医疗团队在围术期睡眠管理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通过术前评估、手术环境优化、术后疼痛与焦虑管理、饮食与水分管理、家属教育、睡眠质量监测以及个性化护理等措施,确保患者获得高质量、充足的睡眠。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改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

  • 术前宣教:手术医师往往是第一个接触患者的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积极术前宣教,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和护士一起向患者及家属阐明手术的必要性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正确认识手术的风险性与安全性,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术前焦虑程度,也为病人术后积极配合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

  • 心理干预:患者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此外,患者还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心理调适,患者可以更好地调整心态,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手术。

  • 睡眠管理:术后疼痛与焦虑管理是围术期睡眠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术后疼痛和焦虑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医疗团队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焦虑水平,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心理支持。例如,对于疼痛较重的患者,医生可以使用镇痛泵或神经阻滞技术来控制疼痛。同时,护士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倾听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不安。

04

呼吁重视心理支持

通过提供全面而有效的心理支持,可以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温馨、关爱的医疗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围术期的挑战。宋佳医生呼吁,患者和家属应充分重视心理支持,与医疗团队密切配合,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