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个月到16年:一位癌症患者的乐观之路
从6个月到16年:一位癌症患者的乐观之路
2008年,40岁的Chris被诊断出患有四期胰腺癌,医生告诉她只剩下6个月的生命。然而,16年过去了,她不仅依然活着,还积极投身于癌症患者支持工作,用自己的经历鼓舞着更多人。
这个看似奇迹的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医学发现:情绪压力与癌症治疗效果密切相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肿瘤中心的研究团队发现,情绪压力(ED)会影响肺癌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在接受一线免疫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情绪压力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仅为7.9个月,而对照组为15.5个月,相差近一倍。
这项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研究,首次通过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了情绪压力对癌症治疗的影响。研究团队还发现,情绪压力可能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交感神经系统,释放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从而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那么,癌症患者应该如何保持乐观心态呢?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提供了以下建议:
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出现持续的抑郁症状,如睡眠障碍、食欲改变、失去兴趣等,应及时告知医生或护士。癌症治疗期间的抑郁是可以治疗的。
建立情感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加入癌症患者支持小组,与其他正在接受治疗的人交流心得。MSK提供面对面和在线支持小组,可通过电话646-888-0200或网站www.msk.org/counseling了解更多信息。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帮助改善情绪。如有需要,可致电646-888-0200预约咨询。
适度运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进行一些轻度体育活动,如散步或短途骑行,有助于提升情绪。但开始新的锻炼计划前,请先咨询医生。
参与综合医学服务:MSK提供音乐疗法、心身疗法、瑜伽等多种服务,帮助患者缓解压力。可致电646-449-1010预约。
Chris的故事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确实是抗癌路上的重要助力。在治疗期间,她不仅接受了最前沿的化疗方案,还始终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她会去听音乐会、看球赛,做各种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始终提醒自己:“一定要做一个积极的人,那样才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明。”
当然,保持乐观并不意味着忽视病情。Chris建议患者一定要积极寻求第二诊疗意见,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参与临床试验。同时,也要学会调整心态,接受生活的不确定性。
当代医学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癌症治疗不仅仅是药物治疗,更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正如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吴芳教授所说:“最好的癌症治疗是‘药物+心理’综合治疗模式。”
面对癌症,我们不能仅仅依靠药物,更需要培养积极的心态。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力量,更是一种可以量化的治疗效果。让我们一起努力,用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态度,共同对抗癌症这一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