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吉祥菜都是啥?
全国各地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吉祥菜都是啥?
在中国,年夜饭不仅是一顿简单的晚餐,更凝结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纳祥的传统美德。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各地的年夜饭都蕴含着独特的吉祥寓意。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凝聚着中国人美好祝愿的年夜饭吧!
地大物博的中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同样一个春节,在大江南北,过法却不尽相同。许多地方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春节饮食文化,每道菜都饱含着不同的吉祥寓意。
北京:豆腐寓意“兜福”
北京人过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豆腐,北京话谐音:兜福。寓意是新的一年福气多多。
山西:年馍寓意“吉祥”
山西人过年不吃年馍可不行!逢年过节,山西人会制作丰富多样的馍馍造型并赋予其寓意,尤其以霍州年馍最为出名。这种年馍,当地人称之为“羊羔儿馍”。古时的“羊”即是“祥”,有“吉祥”的寓意。只要年馍一蒸,年味也就来了。
甘肃:搅团和长面寓意“团圆”和“长寿”
除夕这天,甘肃人早吃搅团晚长面。“搅团”是每个家庭农历年里的最后一顿早餐,一定要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寓意团团圆圆。在年夜饭开饭之前,面一出锅,先要盛上一小碗敬献给灶王爷,让灶王爷保佑一家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夜饭吃长面,寓意家人不断幸福,祈愿家中老少“健康长寿”。
陕西:花馍象征“日子红红火火”
蒸花馍是陕西人过年必吃的主食,更是逢年过节的特色美食。勤劳聪明的陕西人,用灵巧的双手,把白胖的馒头装扮成色彩鲜艳的花馍,花馍的彩色颜料是可以食用的。花馍可观赏可当主食,在腊月二十三前后,每家都会亲手蒸花馍,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蒸蒸日上。
广西:三道菜象征“圆满”
广西人年夜饭三件套:白切鸡、扣肉、红烧鱼。这三道菜象征着圆满。过年时要吃粉利,寓意着一年到头都“吉利”。逢年过节,商家会在粉利上印上图案,原本“平平无奇”的美食也增添了吉祥喜庆的好兆头。
广东:油角寓意“招财进宝”
在广东过年,油角少不了。离春节还有十多天,家家户户就要开油镬,炸煎堆油角了,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像油镬似的——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潮州一带,还会吃用米粉和萝卜干油炸而成的“腐圆”,喝芡实、莲子等熬成的“五果汤”,寓意“生活甜美,源远流长”。
四川:菜式体现“全”的概念
四川人认为,过年最重要的就是一家人齐齐整整,所以菜式要体现“全”的概念,全鸭(樟茶鸭)、全鱼(香烤桂鱼)、全蹄膀。带猪耳、牛尾的菜则代表“有头有尾”。
江西:饺子和鱼寓意“交子”和“年年有余”
江西人过年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新年发财”。
江苏:什锦菜寓意“和顺长久”
江苏南京人的年夜饭餐桌上一直都有的一样菜就是什锦菜。老南京人管这道菜叫“岁菜”、“十样菜”。通常使用黄豆芽、芹菜、雪里蕻、胡萝卜丝、藕片、黄花菜、香菇、木耳等不少于10种蔬菜炒制而成,取“和顺长久”之意。
上海:蛋饺寓意“招财进宝”
在上海过年,蛋饺是必吃的。金黄色的蛋饺就像元宝,有着“招财进宝”之意,吃了一年就有好彩头。
湖南:猪肘子象征“团圆”
湖南人春节的饭桌上必有一个3公斤左右的猪肘子,称为“团年肘子”。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湖北:吃鸡寓意“展翅高飞”
湖北人的春节围绕着“吃鸡”展开,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在荆州、沙市一带,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
安徽:两条鱼寓意“年年有余”和“人丁兴旺”
在安徽,过年的餐桌上要有两条鱼,一条完整的鲤鱼,只能看却不许吃,既敬祖又表示年年有余。另一条是鲢鱼,可以吃,象征连子连孙,人丁兴旺。合肥人的饭桌上要有一碗“鸡抓豆”,意思是”抓钱发财”。家里的“掌柜”要吃一只鸡腿,名为“抓钱爪”,意味着明年招财进宝。
河南:饺子和面条寓意“发财”
河南人的除夕年夜饭要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把饺子和面条一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有发财之意。
东北:八到十个菜寓意“四平八稳”和“十全十美”
东北人过年一般要准备八到十个菜,要有四个凉菜压桌。寓意是四平八稳,十全十美。凉菜一般要有黄瓜、白菜,因为都是生菜,寓意明年生财。肘子也是必不可少的,虎皮肘子,酱肘子,把肘子做的非常软烂,入口即化,寓意家人福寿绵长,健健康康。
福建:春饭寓意“年年有余”
福建人过年要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就是讨个“年年有余”的好口彩。
山东:芝麻秸寓意“节节高升”
山东有些地区过年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
西藏:古突寓意“团圆”
在藏历新年,西藏每家人都要吃上一顿面疙瘩——“古突”。在藏语里“古”即九,“突”即面疙瘩,“古突”也就是由九种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面疙瘩。这九种原料包括人参果、奶渣、葡萄干、桃干、青稞粒、萝卜丝、豌豆粒、麦片、藏葱等。晚上,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古突,就是新年的团圆饭。在做“古突”时,人们还会在面团里故意包上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物品,分别代表“心肠硬”、“刀子嘴”、“心肠软”、“ 黑心肠”、“发大财”。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及时吐出。这种吃法增添了一份欢乐的年味。吃完“古突“后举行隆重的“驱鬼”仪式,意为驱走所有的不幸和灾难。
一年之始在春节,一年之末在除夕。除夕的年夜饭是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它的含义不仅是一顿团圆饭,也寓意着辛辛苦苦一年,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结束这一年的辛劳和疲惫,开启美好的新的一年。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