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找到一个新的长寿优势:心理有韧劲儿
新研究找到一个新的长寿优势:心理有韧劲儿
心理韧性通常是指应对和适应困难生活环境的能力,被认为是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日,我国中山大学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联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心理健康》上一项新研究表明,心理韧性还可能是长寿的关键。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间参加健康与退休研究的1万多名50岁及以上美国人的数据,平均跟踪调查11.6年。结果发现,心理韧性较强的人死亡风险明显低于韧性差的人,韧性得分最高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韧性得分最低的人低53%;心理韧性得分每增加一个标准差,死亡风险就会降低约17%。即使考虑了其他风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慢性病状况,以及吸烟、体育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该结论仍然成立。这表明,心理韧性是寿命的独立影响因素,甚至超过了身体状态和健康行为等因素。研究还发现,心理韧性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几乎是线性的,这意味着,心理韧性略有提高,就会使死亡风险降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侃表示,上述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结果再次证明,有心理韧性的人各方面都会受益。
为什么心理韧性能助长寿?张侃认为,长期压力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而心理韧性强的人更有能力应对压力。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对事物有相对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可以有效管理和调节情绪,更有可能保持健康行为,这些都会促进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此外,心理韧性强的人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积极应对挑战,拥有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善于跟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间接上促进了身心健康。
提升心理韧性,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 培养积极心态。通过调整自己的思维观念和看事情的方式,可以培养积极心态,建立成长型思维。成长型思维的人更相信天赋只是起点,才华、智慧都可通过后天的不断训练加以提升,关键是个人的努力。
2.提高自我调控能力。要学会识别个人情绪,了解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掌握科学的情绪纾解方法。比如,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提升情绪状态。
3.多社交。要主动结交三五个无话不谈的密友,建立固定的朋友圈子;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学着给予他人更多关爱,建立互惠互利的社交网络。
4.逆境训练。主动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活动来提升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积极参加团队活动,通过团队协作或集体训练增强心理韧性。
本文原文来自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