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进入高发期,学校防控这样做
甲流进入高发期,学校防控这样做
随着冬季的到来,甲流(甲型流感)进入了高发期。学校作为人群密集的场所,如何有效预防甲流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重点。近日,某学校举办了甲流预防知识讲座,通过讲解甲流的传播途径、症状以及预防措施,提高了师生们的防控意识。
什么是甲流?
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变异性。其主要症状包括高热(体温可达39至40℃)、咳嗽、咽痛、头痛以及全身乏力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甲流的传播途径多样,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学校甲流疫情现状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当前全国流感病毒阳性率上升,尤以甲流多发。2024年12月以来,江苏省哨点医院门急诊监测显示流感样病例百分比呈上升趋势,其中,5—14岁的学龄儿童及4岁以下的婴幼儿报告病例数较多,各年龄段报告的病例数均有所上升。
学校甲流预防措施
个人防护:规范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咳嗽礼仪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
保持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对卫生间、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等重点部位开展定期清洁与消毒。
加强集体单位健康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加强校内晨午检和全日观察。引导孩子做好手卫生,保持教室通风和重点部位清洁消毒。出现流感样病例时,患者应居家休息,减少传播。发生聚集性疫情,应配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尽快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在流感季来临前接种疫苗,可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家庭防护与护理
如果家庭成员感染了甲流,应该如何做好防护和护理呢?一位家长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上周儿子甲流,高烧39度多,医生嘱咐甲流传染性极强,家人一定做好防护,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我们让儿子单独待在一间卧室,前四天除了上厕所其他时间都待在房间。厕所每次用过,按钮还有卫生间灯的开关,喷酒精,马桶洁厕灵一天刷两次。孩子碗筷单独分开每天开水煮沸一次,吃饭也在卧室书桌上。儿子洗漱的时候,其他人都回避争取不在同一个空间待着,擦脸巾直接用一次性的。家里每天保持通风,孩子卧室单独通风,房门都是关着,每天吃一个橙子,熬一碗梨水喝,早餐小米粥,其他时间两盒牛奶,饭菜以清淡为主,后期低烧适当吃瘦肉。平稳过度一周,只要接触孩子都带口罩。”
甲流治疗与用药指南
如果不幸感染了甲流,应该如何科学治疗呢?一位网友分享了他的经验:
“秋冬流感高发期,我中招了。还好这次我用了4天就恢复得差不多了。发现自己有感冒发烧咳嗽症状,千万不要都当普通感冒乱吃药,可以先用居家快检测一下,非常方便,你只需要在线上下单,就会有骑手把检测盒送上门,自己按照教程采样就可以了,弄完交给骑手送去检测,大概4个小时左右就出结果了,省事省力。不要一发烧就吃退烧药,体温38.5度以下的采用物理降温,超过38.5度的可以适当吃退烧药,感冒严重的情况下可以吃快克的复方氨酚缓解一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给身体足够的时间去恢复。不要饿肚子,要均衡饮食,每天都要吃水果和蔬菜,补充维生素。虽然现在天气冷,但家里还是要开窗透气,保持空气流通。”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建议,所有年龄达到6个月及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其中,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 流感高风险人群,如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
- 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 人群聚集场所(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的脆弱人群及员工;
- 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 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通过这次讲座,不仅增强了师生们对甲流的认识,也为学校营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预防甲流,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