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糖筛: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一步
孕期糖筛: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一步
“在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高达18.7%,几乎每五个孕妇中就有一个会患上这种疾病。”这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李映桃教授在第127期珠江科学大讲堂上分享的数据。这个惊人的数字提醒着每一位准妈妈,孕期糖筛(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检查,而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一步。
为什么要做糖筛?
妊娠期糖尿病,顾名思义,是在孕期发生的糖尿病。它不仅会影响孕妇自身的健康,还会对胎儿造成严重影响。李映桃教授指出,妊娠期糖尿病容易导致高血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难产、剖宫产、后代肥胖、早产后新生儿存活率降低,死胎的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至2.3倍。此外,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有超过七成的可能性在产后变成真性糖尿病,复发风险也比正常人群高33%。
糖筛怎么做?
糖筛通常在孕24-28周进行,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来完成。具体流程如下:
术前准备:试验前八个小时不能进食或喝水,建议禁食一夜,并将试验安排在第二天清晨。
采血检测: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会先抽取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样,用于检测空腹血糖水平。
饮用葡萄糖溶液:随后,孕妇需要饮用约8盎司(237毫升)含75克糖的葡萄糖溶液。
后续检测:饮用葡萄糖溶液后,分别在1小时、2小时后再次抽取静脉血样,检测血糖水平。
糖筛结果怎么看?
根据美国妙佑医疗国际的标准,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下:
- 空腹血糖低于95mg/dL (5.3 mmol/L)为正常。
- 饮用葡萄糖液1小时后,正常血糖水平低于180 mg/dL (10 mmol/L)。
- 饮用葡萄糖液2小时后,正常血糖水平低于155 mg/dL (8.6 mmol/L)。
- 饮用葡萄糖液3小时后,正常血糖水平低于140 mg/dL (7.8 mmol/L)。
如果其中一项结果高于正常水平,可能需要在四周内再次进行检测。如果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结果高于正常水平,则会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糖筛异常怎么办?
如果糖筛结果显示异常,不要过于紧张,及时采取措施是关键。首先,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例如,一位网友在24周时被确诊为妊娠糖尿病,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先喝汤水,再吃蔬菜、肉类,最后吃主食)和监测血糖,成功控制了病情。
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无法控制血糖,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治疗。重要的是要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遵循医生的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和糖果。每餐可以按照“3份主食一拳头,1份水果单手捧,1份叶菜两只手,1份坚果两手抓,5份蛋白五掌心,1份素油一拇指”的口诀来控制摄入量。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快走五次,每次保证半小时内达到7000步至10000步的运动量。
控制体重:孕前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18.5~23.9kg/m2的正常范围内。
定期检查:特别是有糖尿病家族史、孕前肥胖、年龄大于30岁等高危因素的孕妇,需要更加关注血糖水平。
孕期糖筛是每位准妈妈必须面对的重要检查。通过了解其重要性、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更好地做好准备,及时发现并控制妊娠期糖尿病,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