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防疫模式,河北监狱这对党员搭档筑起安全屏障
创新防疫模式,河北监狱这对党员搭档筑起安全屏障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河北省第一监狱,同样有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其中,孙鹏和刘会军两位狱警的事迹尤为突出。
疫情下的特殊战场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疫情防控成为监狱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省第一监狱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行封闭管理,所有工作人员取消休假,24小时在岗。
孙鹏,一名年轻的预备党员,主动请缨加入第一批封闭执勤队伍。他深知,作为预备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锋在前。刘会军,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党员,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他们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将影响着整个监狱的安全稳定。
与时间赛跑
封闭管理意味着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吃住在单位,不能与外界接触。这对于习惯了正常作息的狱警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孙鹏和刘会军不仅要克服生活上的不便,还要面对更大的工作压力。
每天清晨6点,孙鹏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需要组织罪犯起床、点名、洗漱、整理内务,然后是出工劳动。由于疫情期间增加了防疫措施,每项工作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比如,每次进出监舍都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体温检测,这在平时是不需要的。
刘会军则负责监舍的消毒工作。他每天要对监舍进行两次全面消毒,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为了确保消毒效果,他还专门学习了消毒液的配比和使用方法。他说:“消毒工作马虎不得,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创新工作方法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孙鹏和刘会军没有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创新工作方法。他们利用监狱内部网络,建立了“防疫知识学习平台”,每天推送最新的防疫知识和政策,让罪犯及时了解疫情动态,消除恐慌情绪。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他们还创新了点名方式。以前都是集中点名,现在改为分批次、分区域进行。这样既保证了管理秩序,又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关注心理健康
长时间的封闭管理,不仅考验着狱警的意志,也影响着罪犯的心理状态。孙鹏和刘会军意识到,心理健康同样重要。他们主动承担起心理疏导的工作,每天都会找罪犯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化解矛盾。
刘会军还利用自己的书法特长,组织了一次“抗击疫情,从我做起”的主题书法比赛。这个活动不仅丰富了罪犯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他们的抗疫信心。
榜样的力量
孙鹏和刘会军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的行动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激励着更多人加入到抗疫的行列中来。在他们的带动下,监狱里掀起了一股“学先进、争先锋”的热潮。
一位老狱警说:“看到他们两个年轻人这么拼,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一位罪犯在日记中写道:“虽然我们身在高墙之内,但同样感受到了国家的力量。我要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为国家做贡献。”
结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孙鹏和刘会军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担当。他们用自己的坚守,为监狱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疫屏障。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