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行宫宾馆:乾隆同款宫廷美食探秘
清西陵行宫宾馆:乾隆同款宫廷美食探秘
清西陵行宫宾馆坐落在风景如画的永宁山脚下,作为乾隆皇帝多次下榻的皇家别苑,这里的特色餐厅不仅提供精致的宫廷菜,还有满族菜和地方农家菜。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乾隆同款的美味佳肴,感受昔日皇室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宫廷塞外风味还是地道的易水湖鱼虾,都能让你大饱口福。快来探索这道独特的美食之旅吧!
乾隆时期的宫廷饮食文化
乾隆皇帝不仅善于治国,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货”。他25岁即位,85岁退位,又训政3年,以89岁高龄辞世,是中国历史上年岁最高、在位最久的皇帝。而传闻中,乾隆皇帝又是一个“隐秘吃货”,那么问题来了,他硬朗的体格和古代罕见的高寿,是否与他的日常饮食有关呢?
宫廷饮食,是指以御膳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是中国饮食史的最高文化层次,也是帝制时代皇权至高无上的体现。清代宫廷御膳食材考究、烹饪精细、搭配合理、摆盘悦目、餐具精美,是中国古代宫廷饮食的集大成者。
1644年清军入关后,满族喜欢肉食的饮食习惯与烹饪方式,传入北京。清朝贵族还将明朝宫廷饮食习惯继承下来,使山东风味得以延续。乾隆皇帝多次南巡苏杭,又将苏杭风味带入宫中。清代宫廷饮食,便是以上三者融合的产物,三种风味形成了满汉合璧、南北融合的饮食结构。
乾隆皇帝不仅善于治国,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吃货”。人们往往用规模宏大、考究隆重来形容乾隆宫廷食风。仅乾隆皇帝个人每年在御膳房、御茶房的餐饮支出,就有四万两白银之多。在日常膳食方面,甚至可以说他是清朝慈禧太后以外最奢侈的。
供给乾隆日常饮食的机构是御茶膳房。御茶房“专司上用茗饮,果品及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下设清茶房、蒙古茶房,为皇室提供清茶与奶茶。御膳房则“专司上用膳馐、各宫馔品及各处供献、节令宴席、随侍坐更等事”,下设内外膳房、侍卫膳房,膳房库下有肉房、干肉库、银器库。在清代,御膳房官员、厨役保持在370人左右,御茶房则有120多人。可谓部门精细、人员众多。
皇帝吃饭不能叫“吃饭”,要称为“用膳”或者“进膳”,“吃饭”无法彰显天子九五至尊的威严,“饭”与“犯”同音,也不大吉利。一些文学作品常用每日“满汉全席”108道菜云云来形容清代帝王饮食之奢侈,实际上乾隆皇帝每顿吃的菜约在15-25道之间,最为奢靡的慈禧太后也只是在年节之时才安排108道菜。当然,皇帝并非要将菜品全部吃光,其中一部分称为“额食”,只是摆出彰显皇家气派,充当气氛组。所食之菜,有燕窝、鹿尾等高热量、高营养奢侈品,也有家常炖白菜、炒鸡蛋。
皇帝正餐分为早、晚二膳,早膳一般在卯正之后(6-7时),晚膳通常安排在午未之间(12-14时),主食均至少有十余种,晚膳制作方式更为多样,有炖、煮、爆、炒、烧、烤。早膳之前、晚膳之后还有早点、晚晌,早点一般安排在起床洗漱之后,晚晌通常在酉时(17-19时),食物种类远少于正餐。
乾隆的一天,是从一道冰糖炖燕窝开始的,这个习惯几乎持续了一生。早、晚二膳会额定安排金银豆腐汤、象眼棋饼小馒首、竹节卷小馒首、蜂糕、粳米膳、炸盒子、包子、蒸饺等物,每日更新的菜品和主食有25例左右。《清宫御膳》记录乾隆三十年(1765)闰二月初二的菜品有:
杂脍热锅、东坡肉、羊肉小包子、炒鸡炖豆腐、羊乌义烧羊肝、燕窝手撕鸭子热锅、荸荠炖肉、羊肉片、蜂糕、尺子饽饽豆丹糕、竹节卷小馒首、野鸡爪、粳米膳、燕窝攒丝汤、肥鸡火熏炖白菜、白酒糟鸭子、春笋爆炒鸡、苏造鸡肘子肉攒盘、象眼棋饼小馒首、发面火勺、黑糦糕、羊蹄筋、羊血炖羊肉、燕窝火熏鸭子、栗子炖鸡、粳米膳、燕窝攒丝汤、鲜虾醋溜鸭腰、豆腐干、熏小鸡、爆肚子、野鸡爪。
据学者刘晓康统计,闰二月初一至初十短短十天内,乾隆皇帝共计食用菜品219例。其中,主食43例、鸡鸭类菜品88例、猪肉菜品30例、羊肉菜品29例,其他素菜、汤品合计29例。皇帝饮食所用之水皆采于京西玉泉山,乾隆皇帝还喜欢按时令饮酒,春节喝屠苏酒,端午喝雄黄酒,中秋喝桂花酒,重阳喝菊花酒,平时晚膳则保持饮玉泉酒二两。
随着年岁增长,御膳也相应变化。乾隆初期(元年至二十年),乾隆皇帝年富力壮,火力旺盛,以满族和山东风味菜品为主,主要食用偏温热的鹿、熊、狍、猪等肉,鸡鸭相对较少。乾隆十六年(1751)首次南巡后,淮扬菜进入宫廷,至乾隆二三十年(1755-1765)左右,鸡鸭类、南味苏造菜品几乎成为主导。乾隆皇帝极其喜欢鸭肉,曾赋诗赞扬名菜八宝鸭道:
秀女山下就烟霞,茅屋三椽赁客家。八珍挂炉炙鳬鹜,园蔬登俎带黄瓜。片片宛如丁香叶,焖烤登盘肥而美。炮烙炙制法尤工,天下第一八宝鸭。——《客邸晚炙鸭》
又据文献记载,乾隆二十六年(1761)三月初五至三月十七短短十三天中,他竟吃了八次烤鸭。乾隆三十年(1765)正月十七至正月二十五的九天中,则顿顿都有挂炉烤鸭。真可谓鸭子杀手。
乾隆中期(二十一至四十年),正值45-64岁的中老年时期,饮食风格转向清淡,强调滋阴补阳。羊肉、鹿肉菜品日渐增加,平时喜食的鸭肉,也放弃白鸭子,转用红鸭子,据说红鸭子性味甘温,有温补强腰膝的功效。
乾隆后期(四十一年至去世),饮食更为清淡,温热大补肉类占比越来越低,鸡鸭类、素食类菜品越来越多。退位做太上皇后,年逾八旬的乾隆牙口松动,御膳菜品多采用热锅,主食辅以粥品、糕点,方便咀嚼吞咽。
乾隆皇帝还是一位热爱巡游的君王,曾六下江南,四次东巡。在外期间,皇帝的饮食规制一依宫中,只是根据地点不同对菜品略加调整。乾隆帝第四、五、六次下江南途经扬州,其饮食动态被记入《清宫扬州御档》。驻跸扬州十余日,乾隆帝曾在天宁寺用膳10次、高旻寺用膳3次。频繁在寺庙用膳,是因他喜爱素馔。《清稗类钞》记载乾隆帝对天宁寺僧人表示“蔬食殊可口,胜鹿脯熊掌万万矣”,《扬州画舫录》还记载,淮扬名菜文思豆腐就是诞生于天宁寺僧人文思之手,乾隆吃后赞不绝口,将其列入宫廷菜肴。
那么,乾隆帝在扬州都吃了些什么呢?江南膳底档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二十七日的菜品有:
奶茶、鸭羹、腌笋炖棋盘肉、蒲菜炒肉丝、春笋爆炒鸡、苏造鸡肘子肉攒盘、白面丝糕糜子米面糕、象眼棋饼小馒首、鸭子火熏馅煎黏团、鸡肉丸子、莲子樱桃肉、鸭腰苏脍、燕窝烩肥鸭子、银葵花盒小菜、银碟小菜、粳米膳、燕窝攒汤……
不难发现,这份膳单以淮扬菜为主导,鸭羹、莲子樱桃肉、鸭腰苏脍都是典型淮扬菜品,讲求火候、精工细作。在外的每顿膳食,都是由当地名厨烹饪,留下姓名者尚有张成、宋元、张东官、双林、郑二、常二六人。张东官在乾隆中期被长芦盐政西宁重金聘请,他十分善于迎合乾隆皇帝口味,乾隆皇帝还曾多次命他入宫供膳,出巡之时也常命其随侍左右,多次御赐他银两、熏貂帽沿、丝缎等物,以示荣宠。
行宫宾馆的特色菜品
清西陵行宫宾馆的特色餐厅不仅提供精致的宫廷菜,还有满族菜和地方农家菜。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乾隆同款的美味佳肴,感受昔日皇室的饮食文化。无论是宫廷塞外风味还是地道的易水湖鱼虾,都能让你大饱口福。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糕点文化的国家,而宫廷糕点更是其中的瑰宝。宫廷糕点以其精致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感和美丽的外观而闻名。这些糕点曾经是皇室贵族的美食享受,如今已成为代表中国传统糕点文化的珍贵遗产。
下面我们将介绍中国十大宫廷糕点,包括龙须酥、凤梨酥、山楂糕、驴打滚、松子百合酥、枣泥酥、桂花糕、绿豆糕、豌豆黄、茯苓糕。
用餐体验
在清西陵行宫宾馆用餐,仿佛穿越回乾隆时期,置身于皇家园林之中。餐厅装饰典雅,充满宫廷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皇家宴会现场。窗外是永宁山的秀丽风光,室内是精致的宫廷菜肴,每一口都是历史的味道,每一餐都是文化的盛宴。
清西陵行宫宾馆的宫廷菜,不仅是一场味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乾隆皇帝曾经享用过的美食,感受那份来自200多年前的皇家气派。无论是宴请宾朋,还是家庭聚餐,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不妨亲自来一场舌尖上的皇家之旅,体验乾隆时期的宫廷饮食文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