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儋州古城:海南西线的历史文化探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36:1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儋州古城:海南西线的历史文化探秘

海南岛西部的儋州古城,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沧桑,见证了海南文化的源远流长。这里不仅有苏东坡留下的文化印记,还有千年古盐田的制盐工艺,每一处遗迹都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过往。

01

儋州古城:海南历史的见证者

儋州古城,这座历经风雨的古城池,静静地坐落在那大镇内,是海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古城墙、古街道以及各种文物古迹,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海南悠久的历史。走在古城中,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辉煌。

儋州古城的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不仅商贸繁荣,还是文化交流的中心。古城内保留着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每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每一条街道都记录着往昔的繁华与变迁。

02

东坡书院:文化的传承

在儋州古城中,最著名的文化地标莫过于东坡书院。这座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而建的书院,不仅是儋州的文化象征,也是海南文脉的重要载体。苏轼曾在琼州任职,并在此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对海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坡书院始建于北宋年间,历经千年沧桑。书院内建筑布局严谨,环境幽雅,白墙黛瓦、苍松翠竹,构成了一幅充满江南神韵的画卷。书院内的碑廊、一蓑烟雨展厅、苏门家久展厅等,展示了苏轼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漫步其中,仿佛能与这位伟大的文豪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03

千年古盐田:活着的历史

在儋州古城的另一侧,洋浦半岛的盐田村,藏着一片被誉为“活化石”的千年古盐田。这片盐田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晒盐场所。

走进盐田村,村口几块巨大的火山石首先映入眼帘。在椰树和芭蕉叶的掩映下,“千年古盐田”几个字格外醒目,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海盐味道。越过密密匝匝的树林,眼前呈现出一大片低洼的滩涂地,上面散落着许多黑褐色的火山玄武岩石。这些被盐工们削去一层的火山岩,像极了一块块光滑如镜的砚台,它们便是古法晒盐的盐槽。

相传1200多年前,一群从福建莆田南下的盐工,无意中发现这片滩涂地上的石头经过海水浸泡和烈日暴晒,会留下一层白花花的海盐。于是,他们就地取材,将海边散落的火山岩石削去一半,将石头的中间部分打磨平整光滑,凿出可以淋水晒盐的石槽。他们还一改过去“煮海为盐”的传统做法,利用海南岛高温日照的特点,把经过烈日晒干的海滩泥注入海水过滤,制成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入火山石槽内,经高温暴晒后制成盐巴。

这种按“纳潮—晒泥—制卤—晒盐—收盐”五步古法工序制作出来的海盐,白如雪、细如棉,咸味适中纯正,没有苦味,具有纯天然、无杂质、颗粒小、可直接食用等特点。由于这里的盐味鲜,久藏的老盐巴还对各种疾病有疗效,比如可消炎散淤、清热退火。清代乾隆皇帝闻报后,曾御书“正德”赐给盐田人,以示赞誉。

如今,盐田村仍有30多户盐工沿袭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讲述着老一辈盐工“洋浦盐田,朝水夕钱”的制盐故事。盐田村人不仅会制盐,还会围绕盐业开发出许多“盐”的衍生品。来到盐田村,不能不品尝盐焗鸡、盐焗蛋、盐焗虾等特色风味,尤其是盐焗鸡的做法,就是当地盐户们的一大发明。

在古盐田一侧的树林里,支着许多彩条布搭起的帐篷,村里的妇女们每人面前都燃着一个炉子,上面是铁锅,下面是熊熊燃烧着的木柴。掀开锅盖,待热气散去,里面是满满一锅白盐。用铲子探宝一样挖下去,一只只白条鸡陆续被“挖”出来。拎出一只剥掉外包装纸,一股热腾腾的肉香味立刻扑面而来。这种利用海盐包裹“焗”出来的鸡肉软烂嫩滑,只几下便轻松扒开,吃起来咸香适口,十分鲜美。

古盐田的确如我所想,虽历经1200多年岁月磨砺,仍生生不息。它无声,却处处彰显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它不语,却经年累月地把一捧捧“瑞雪”送进万户千家。偌大的盐田像一方古砚,千百年来任由盐田人精雕细刻,绘就出一幅幅雪白的画卷。幸运的是,古盐田虽历尽沧桑,却依然生机勃勃,得以让现代人趋步上前触摸历史,与时光对话。

谁说只有老古瓷、旧木器才算是老物件?古盐田也是那落满岁月风霜却依然熠熠生辉的“压手”老物件,它讲述历史,传承文化,见证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儋州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城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遗迹,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无论是东坡书院的文化熏陶,还是千年古盐田的工艺传承,都在诉说着这座古城的辉煌过往。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感受到文化的脉动。这里,是海南西线旅游中不可错过的一颗璀璨明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