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研究:噩梦频繁的人认知衰退风险增4倍
<柳叶刀>研究:噩梦频繁的人认知衰退风险增4倍
2022年6月,全球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发表了一项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人类大脑健康中心的重要研究。该研究经过长达7年多的随访,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经常做噩梦的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概率是其他人的4倍,同时患帕金森病的风险也显著增加。
这一发现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噩梦——这种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竟然可能暗藏着健康隐患。2023年,该期刊又发表了一篇跟进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关联:每周做噩梦次数超过1次的受试者,有较高的帕金森发生风险。特别是在帕金森确诊前5年内,这种相关性更为明显。这表明,做噩梦很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驱症状之一。
这一发现不仅为帕金森病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还引发了人们对梦境与身体健康之间更广泛联系的关注。事实上,梦境可能反映的健康问题远不止于此。
例如,经常在梦中出现窒息感,可能是呼吸系统病变的信号。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就可能频繁经历这样的梦境。同样,如果在梦中经常听到奇怪的声响,可能是听觉中枢病变或附近血管硬化的表现。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在梦中梦到身体某部位被打或受伤,醒来后该部位还隐隐作痛,这可能意味着该部位存在潜在的病变。
这些发现并非空穴来风。《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睡眠与大脑功能之间的深层联系。研究发现,大脑中的某些神经元在我们做梦时会重现过去的经历,并模拟未来可能遇到的情景。这种“预演”机制对于巩固记忆、提升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然而,如果睡眠不足,这一过程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记忆重现和神经元再激活显著减少,进而影响大脑的整体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研究揭示了梦境与健康之间的有趣关联,但专家也提醒,不能将梦境简单地视为疾病的确诊依据。梦境更多地扮演着“预警系统”的角色,提醒我们关注身体的潜在变化。如果发现自己频繁出现上述梦境,并伴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
总之,梦境与健康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迷人的领域。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但在此之前,保持规律的作息、关注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永远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