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困惑"到"她优势":职场女性的破局之道
从"她困惑"到"她优势":职场女性的破局之道
在职场中,女性常常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困惑。从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到自我认知的局限,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女性的职业发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李秀娟通过多年的研究和教学实践,揭示了女性在职场中遇到的"她困惑",并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困惑转化为"她优势"。
李秀娟教授致力于女性领导力的培养,帮助女性高管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她开设的"女性领导力"课程,吸引了众多女性管理者和企业家参与。通过深入研究,李秀娟教授总结了女性在职场中面临的五大困惑,并指出在信息化时代,女性的柔性领导力正逐渐成为组织发展的关键优势。
"她困惑"的根源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劳迪娅·戈尔丁在《事业还是家庭》一书中指出,尽管我们已经进入前所未有的性别平等时代,但在某些方面,人们的工作结构和照护机制仍沿袭旧有模式,只有男性能够同时兼顾事业与家庭。这种"现代社会与黑暗世纪"的冲突,导致了"她困惑"的产生。
李秀娟教授将"她困惑"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男尊女卑的观念要求女性"安分守己,相夫教子",这种刻板印象影响了社会对女性的态度以及女性对自己的评价。
双重标准的束缚:成功的女性必须在"是女人,但又不能表现得像女人"的矛盾中艰难前行。如果表现得不够女性化,会被认为没有女人味;如果保持女性特质,又可能被认为不适合担任管理者。
不同的成功标准: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存在双重标准。男性管理者往往被描述为"自我实现",而女性管理者则首先被关注其性别角色的履行情况。
缺乏社会支持网络:女性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平衡各种角色带来的冲突。如果将全部价值寄托于家庭,那么在空巢期后可能会发现自己一无所长;而专注于职业发展,又可能面临家庭的责难。
自信心鸿沟:研究表明,女性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出现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这种心理特征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潜伏在女性心中,影响其职业发展。
"她困惑"贯穿女性的职业生涯
李秀娟教授的研究发现,女性在不同年龄段都会面临特定的职业挑战:
24-35岁:缺乏自信
女性在职业生涯早期往往缺乏自信。她们只有在自认为完全符合所列标准时才会申请职位,而男性只要达到六成要求就会提出申请。这种自信的差异源于幼年教育中对女性谦虚的训练。36-45岁:缺乏勇气
在职业发展的中途,女性容易安于现状,失去进取心。这一阶段的女性需要勇气跨出舒适区,否则永远无法知道哪一道门会被打开。同时,她们还需要在多重角色中分配时间和精力,容易出现资源不足的情况。46-60岁:缺乏格局
随着职位的提升,女性需要具备更高的战略思维和格局。研究显示,在19项领导力技能中,女性在17项上得分高于男性,但在"战略性思维"和"技术/专业知识"两项上略逊一筹。这可能成为制约职业女性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她优势"的到来
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领导力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互联网时代,柔性领导力(如共生性、温暖、连接、沟通、包容、慎重、照顾他人、同理心)变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从统一化转向多元化,从集权转向分权,需要快速响应变化。
具体来说,管理范式发生了以下转移:
- 从统一化到多元化:从指令精准统一转向激发员工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 从金字塔式到渔网式组织结构:从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转向平等、共享的管理模式
- 从效率到价值:从追求效率转向激发个体价值
- 从集权到分权:从自上而下的层级制转向扁平化管理
在数智化时代,企业需要的是创新与自主化,因而需要柔性领导力来鼓励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面对快速的技术变化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领导者需展现出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技术普及的背景下,需要人本关怀,员工的个人发展、福祉和职业满意度变得尤为重要。全球化和远程工作的兴起,要求领导者具备强大的跨文化沟通协作能力,能够有效管理多样化和分散的团队。
《雅典娜学说》一书的调研表明,传统的女性领导力和价值观正变得比过去的男子气概更受欢迎。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需要采用一种强调合作、灵活变通的领导风格。全世界的领导者,不论性别,都开始学习女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以期达到更好的生活。
麦肯锡201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女性领导者更常表现出注重员工发展、期望与奖励、树立榜样以及鼓励参与式决策等领导行为,而这些行为被多数受访企业高管认为是应对未来挑战的最有效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