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肾到肠胃,缺水对身体的影响与科学补水方案
创作时间:
2025-01-22 02:50:1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肾到肠胃,缺水对身体的影响与科学补水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约有60-70%是水分。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至关重要。缺水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肾脏功能,还会干扰消化系统的运作,进而影响营养吸收。因此,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01
缺水对肾脏的影响
肾脏是人体的“净水器”,处理并排出人体产生的一些代谢废物;它还能维持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同时兼具部分内分泌功能。就是这样举足轻重的器官,却“轻伤不下火线”,即使已经受伤了,也可能不痛不痒无任何症状。
缺水时,肾脏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
- 水肿:肾脏负责水液代谢,当肾不好时,体液平衡就容易出现异常,导致水肿,脸部、四肢出现浮肿尤其要当心。
- 夜尿增多:正常成年人夜间排尿0
1次,尿量约为白天的1/31/2,一旦排尿次数超过2次,或夜尿量超过500毫升,且连续多天,就要警惕。 - 小便有泡沫:病理性泡沫尿的特点是泡沫细密、量多,且久久不消散。
- 血压升高:肾脏不好,喝的水排不出来,水分潴留囤积在血管内部,会导致血压升高。
夏季是肾脏问题的高发期。每分钟约有1.2升流经各处的血液来到肾脏接受“过滤”,如果在没水的情况下持续使用,就相当于让肾脏“干烧”,出问题的几率大大增加。
02
缺水对消化系统和营养吸收的影响
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养吸收、体温调节和废物排除至关重要。缺水会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包括淋巴液的组成和黏膜组织的健康,从而影响营养吸收和肠道消化。
-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免疫系统是人体抵抗外来的病原菌和有害物质的主要防御机制,而系统中的黏膜组织、免疫细胞、黏液与淋巴液,都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发挥抵御病毒和细菌的最大功能。
- 营养吸收受阻:当人体消化食物后,营养素会随着血液进入循环系统输送到全身的细胞,供身体能量;细胞的代谢废物会通过排尿、排汗等管道排除,水分就是在消化吸收、废物排除的过程中最主要的传输媒介,让身体获得完整营养,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提升健康。
- 肠道消化不良:缺水会导致便秘和肠道消化不良,进而影响整体健康。"喝水"能促进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也能促进肠胃蠕动并改善便秘,也能使你的消化系统稳定运作,适量饮水有助于润肠排便"养好肠顾好菌"。
03
如何判断和预防缺水
缺水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和心血管问题。因此,学会判断身体是否缺水非常重要:
- 观察尿量和尿次数:受体重、年龄、饮食摄入等影响,1~6岁 0.3~1.0L/24h,7~12岁 0.5~1.5L/24h,成人 1.0~2.0L/24h,每天一般4~8次,存在个体差异,当尿量、排尿次数比平时少时,提示可能发生脱水。
- 尿液颜色:正常的尿液颜色为透明黄色或浅黄色。当尿液颜色加深,呈现黄色时,机体可能摄入水分较少,发生脱水;呈现较深黄色和深黄色时,提示机体水分不足或缺少水分,处于脱水状态。
- 其他症状:皮肤干燥、声音嘶哑、烦躁不安、头晕头痛、注意力下降、全身无力等。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建议饮水量:
- 4~6岁的儿童,建议每天喝水800mL
- 7~10岁的儿童,建议每天喝水1000mL
- 11~13岁,男童每天喝水1300mL,女童1100mL
- 14~17岁青少年,男生每天喝水1400mL,女生1200mL
- 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00mL,女性1500mL
04
总结与建议
缺水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建议每天适量饮水,并根据活动量和环境温度调整摄入量。同时,注意观察尿液颜色,确保水分充足。此外,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也非常重要:
- 控制饮食:一次性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会增加肾脏负担,长期暴饮暴食也对肾脏不利。多吃蔬菜等纤维含量多的食物,避免便秘积累“毒素”,每人每天摄盐量不超过5克;不喝或少喝酒,及时戒烟。
- 及时补水:多饮水,不憋尿,成人每日推荐饮水量为1500~1700毫升,夏季出汗多,可根据日常身体活动情况以及所处环境,适当调整。心肺功能不佳者,饮水量应遵医嘱。
- 慎重用药:要格外当心解热镇痛药、氨基糖甙类的抗生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这三种药物。有炎症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 观察排尿:观察尿液变化,例如颜色明显加深、有明显泡沫、突然夜尿增多等。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 适当运动:进行太极、游泳、散步、跳舞、打羽毛球等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肾病严重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走路等轻柔运动;急性肾炎患者建议卧床休息。
- 重视体检:最好每年参加一次体检,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是肾脏病变的最高危人群,要定期关注肾功能,定期检测尿蛋白水平和血肌酐水平。
- 坚持治疗:不能稍有缓解就以为病已痊愈,更不能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就自行停药。降压药、贫血药、激素药,这三类药物是肾病患者重要的治疗药物,不可擅自停用。
总之,规律补水是维持生理平衡和预防相关疾病的关键。让我们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为健康保驾护航!
热门推荐
音乐教育专家:3岁是学电子琴黄金期,家长这样做效果最好
从键盘布局到调号识别:电子琴音乐理论基础
基于多巴胺原理,5步打造高效记忆法
一文掌握高效规划法:从设定目标到执行落地
八段锦全球走红,科学证实多项健康功效
八段锦走进青少年生活,科学证实多项健康效益
八段锦:8个动作守护国人健康的千年功法
八段锦:简单易学的千年养生功法,8个动作全面提升健康
一生只有一次旅游的机会,一定要留给丽江!
一线城市1900万,二线城市1200万:胡润发布财富自由新标准
2023年31省份收入排行:沪京破8万,苏津首破5万
广州至云南自驾游,这些热门景点不容错过!
G80自驾游打卡桂林山水和黄果树瀑布
奥德彪语录爆红网络:非洲香蕉运输工的乐观生活哲学
拉500斤香蕉下陡坡,他用幽默语录点亮生活
冬季必备:氨酚伪麻氯汀片,快速缓解感冒症状
流感高发季必备:氨酚伪麻氯汀片
王者荣耀物抗计算详解:从基础概念到实战应用
解码勇气:心理学视角下的形成原理与提升之道
小冉云中君出装思路攻略(教你如何打造强力的小冉云中君装备配置)
从“狗来旺”到心灵伴侣:猫狗角色的古今之变
香菇料理,让你健康加倍💪🍄
家庭版海鲜菇烧肉片,简单易做超美味!
白蘑菇:营养价值与健康功效全解析
毛泽东评诸葛亮:用人失误与三国统一之梦的破灭
领导说“打一圈”怎么办?这些敬酒技巧助你赢得职场好人缘
从零到大师:翡翠荷花雕刻完全指南
消瘦不只是体重减轻:中医诊断与调理指南
中医诊断消瘦病因,你了解多少?
六味地黄丸能拯救消瘦体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