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M2增速惊人,货币效率却在降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观察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32:1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M2增速惊人,货币效率却在降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观察

人民币广义货币(M2)供应量即将突破300万亿元大关。这一数字不仅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也引发了对货币发行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刻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广义货币(M2)余额已达292.27万亿元,同比增长9.7%。这一数据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按照当前增速,M2很可能在2024年3月突破300万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从历史数据来看,人民币M2的增速惊人。以几个重要历史节点为例:

  • 1955年,新版人民币正式代替旧版人民币(新旧币兑换比例1:10000),当时M2总量为145.9亿元;
  •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M2总量为1159.1亿元;
  • 1994年,中国汇率并轨改革,M2总量为3.4万亿元;
  •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M2总量为45.3万亿元;
  •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夕,M2总量为199万亿元;
  • 2023年底,M2总量已达292万亿元。

与这些重要历史时刻相比,当前的1万元人民币相当于:

  • 1955年的0.5元;
  • 1978年的4元;
  • 1994年的120元;
  • 2008年的1500元;
  • 2020年的6800元。

从M2与GDP的关系来看,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进程不断加深,但货币发行带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却在逐步降低。具体表现为:

  • 1952年,经济货币化程度为15%,1元广义货币对应6.7元GDP;
  • 1978年,货币化程度为32%,1元广义货币对应3.17元GDP;
  • 1990年,货币化程度为81%,1元广义货币对应1.23元GDP;
  • 2008年,货币化程度为149%,1元广义货币对应0.67元GDP;
  • 2022年,货币化程度为220%,1元广义货币对应0.45元GDP。

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当前,全球六大经济体中,日本的经济货币化程度最高,其次是中国。而从货币效率(GDP/M2)来看,印度和美国的表现最佳,日本和中国则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M2总量已超过美元和欧元的总和,但中国的CPI和PPI通胀率却维持在较低水平。过去25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M2增长率与CPI通胀率之间关联度较低,这表明中国的物价指数上涨与广义货币发行增速并无直接关联。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

这一现象可能反映了中国政府和央行的调控能力,也可能体现了中国强大的生产力和生产能力扩张足以弥补货币扩张的影响。

本文原文来自新浪财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