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心态助长寿:科学证据与实用建议
乐观心态助长寿:科学证据与实用建议
“乐观的人更容易活过85岁,甚至更长。”这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历时30年的研究得出的惊人结论。研究发现,最乐观的女性平均寿命高15%,活到85岁的概率至少高1.5倍;最乐观的男性平均寿命高11%,活到85岁的概率高1.7倍。这一发现为乐观者更长寿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乐观心态如何影响健康
乐观心态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是多方面的。研究发现,乐观的人睡眠质量更好,没有失眠症状的可能性高出了74%,白天也不容易困倦。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乐观的人对疼痛的敏感性较低,即使有些许痛感,很多人也能较好地适应。即使已经饱受慢性疼痛折磨,也可以通过积极的心态来缓解疼痛。这种对疼痛的耐受性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减少了因疼痛导致的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乐观的人心脏往往更加强健。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和血压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与悲观者相比,乐观者的血糖水平明显更好、胆固醇指标更健康、运动健身更积极,他们的心血管健康概率是悲观者的两倍。这意味着,乐观不仅有助于预防心脏病,还能在心脏病发生后提高康复的效果。
当人对未来感到乐观时,他们的记忆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判断力等认知功能损害的风险就能减少。乐观的人也更容易学习新事物,因为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不怕失败,愿意尝试和挑战。这种积极的心态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活跃和灵活,延缓衰老过程。
乐观的人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当人面临压力时,体内应激激素含量会增加。而经研究发现,悲观者应激激素水平高于乐观者,他们面对压力性事件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而乐观者则能够用积极的情绪来缓冲压力的影响,从而使自己更加平静和坚强。这种抗压能力不仅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还能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和理智,做出正确的决策。
如何培养和保持乐观心态
建立自信心是培养乐观心态的基础。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谦厚宽容,乐意去改变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不要过分与他人比较,尽己所能做好本分。
处理压力是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环节。做事不要过于紧张,要学会放松,多与人倾谈,不要执著,设定合理的目标,不要勉强自己,该说“不”时应说“不”。
爱惜身体是保持乐观心态的物质基础。要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吸毒、过量饮酒和吸烟。定期运动,保持均衡饮食,多食全谷类食物、水果和蔬菜,选择低脂乳制品和瘦肉,保证充足的休息。
学习松弛技巧有助于保持乐观心态。练习深呼吸运动,尝试祷告或冥想,保持乐观,想象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描绘美好的图像,培养园艺或画画等良好嗜好。
遇到烦恼时要开怀达观。向信赖的朋友倾诉,不要贬低自己,对自己说勉励的话,如“我是有能力的人”。乐于助人并接受别人的帮助,不要沉溺在过去,保持开放的心态,保持幽默感。
培养亲情和友情是保持乐观心态的重要途径。保持与家人及朋友相处的时间,满怀希望,乐观快乐做人,助人为乐,帮助他人可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满足感。
实际案例
在江苏启东的海复镇,102岁的老人范庆礼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熟练摆弄着芦稷穗子,几根麻绳穿梭,配以笔直光滑的竹柄,不出半个小时,一把扫帚就已成形。启东毗邻万里长江入海口,潮水退、滩涂出,沧海变桑田。百余年来的这种变迁,至今仍有目击者亲证——2020年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启东有百岁以上老人185位,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增加140人。而启东所在的江苏南通市,七普数据显示共有1236位百岁老人,相当于每10万人中就有16位百岁老人。
结语
乐观心态对老年人健康和长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乐观的人更容易活过85岁,甚至更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培养和保持乐观心态,通过建立自信心、处理压力、爱惜身体、学习松弛技巧等方式,享受健康快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