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老厨家锅包肉:哈尔滨的百年味道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老厨家锅包肉:哈尔滨的百年味道

引用
澎湃
12
来源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969054
2.
http://www.hlj.xinhuanet.com/20240725/97d55359bcbe4995a8206f4579cc2ad3/c.html
3.
https://you.ctrip.com/food/151/120704548.html
4.
https://m.36kr.com/p/2857745012116103
5.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347461
6.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705A013XY00
7.
https://www.guancha.cn/EErJin/2024_07_05_740417.shtml
8.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801272
9.
6761095e000000001300db52
10.
67619b7f000000001300923e
11.
6762d6e1000000000b0173d4
1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4/0711/c442005-40275731.html

哈尔滨,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孕育出了一道享誉全国的美食——锅包肉。而在这座城市的中央大街上,有一家百年老字号——老厨家,以其独特的锅包肉征服了无数食客的味蕾。

01

一道菜的诞生

锅包肉的诞生,源于一次创新的尝试。清朝末年,哈尔滨道台府膳长郑兴文,将北京鲁菜中的焦炒肉片进行改良,创造出这道适合外国人口味的酸甜佳肴。他将原本的咸鲜口味调整为酸甜口味,并将肉块大小改为更适合刀叉食用的“牛排块”。这道改良后的“锅爆肉”,很快成为了道台府外交宴会上的明星菜品,深受俄国、波兰等国官员的喜爱。

02

传承与创新

郑兴文的后人郑树国,作为老厨家的第四代传承人,不仅继承了祖辈的烹饪技艺,更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他推出的“玫瑰锅包肉”,在保留原有酸甜酥脆口感的同时,添加了玫瑰酱,使菜品色泽玫红、花香浓郁,成为店内的招牌菜品。此外,他还尝试将锅包肉与水果结合,推出了黄桃、蓝莓、桃汁、火龙果等口味的锅包肉,深受年轻食客的喜爱。

03

一座城市的名片

在哈尔滨,锅包肉已经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必点的一道菜就是锅包肉。老厨家的锅包肉,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了哈尔滨的美食名片。据统计,老厨家每天能售出上千份锅包肉,尤其是在旅游旺季,中央大街店更是人潮涌动,常常需要排队才能品尝到这道美味。

04

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为了更好地传承哈尔滨的饮食文化,郑树国在老厨家的中央大街店打造了一座饮食文化博物馆。馆内陈列着清末时期的老牌匾、老餐具、老菜谱,以及中国首个转桌、80年前油炸冰棍的设备等珍贵展品。这些展品不仅记录了老厨家的发展历程,更展现了哈尔滨中西合璧、南北交融的饮食文化魅力。

05

游客眼中的老厨家

来自广州的哈工大在校生小陶,经常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哈尔滨的旅游攻略,其中就有学校附近锅包肉餐厅的推荐。“在哈尔滨,好吃的锅包肉实在太多了,保准一吃一个不吱声,真的可以封神了。”小陶在一篇推文中写到。

来自山东的游客魏女士则表示:“我发现了一些宝藏小店,锅包肉做得很好吃。为了能够品尝到最正宗的锅包肉,我出门前做了很多功课,不仅对饭店有所了解,连具体的味道都有研究:一上来先呛你一口,闻着酸吃着甜,细细品尝还有点咸,外观色泽金黄,口感外酥里嫩等等。”

06

老字号的新活力

面对“尔滨热”的持续升温,老厨家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顾客体验。暑期,老厨家为每位进店游客提供解暑饮品,对外地游客提供行李存放区,并提供小份菜。近期,哈尔滨正值降雨多发期,老厨家各门店还将增设雨具存放区,为食客提供更多便利。

如今,老厨家的锅包肉已经从一道家常菜,发展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它不仅承载着哈尔滨的历史记忆,更凝聚着几代人的匠心精神。无论是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都能在老厨家的锅包肉中,品味到哈尔滨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