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权威“睡眠令”:明确学生睡眠时间及学校作息安排
教育部发布权威“睡眠令”:明确学生睡眠时间及学校作息安排
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学校作息时间、晚上就寝时间等作出明确要求。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解决当前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 小学生每日睡眠要达10小时
- 初中生要达9小时
- 高中生要达8小时
然而,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在2020年12月的监测数据,小学生、初中生平均睡眠时长分别为9.5小时和8.4小时,均未达到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育部对学校作息时间作出明确要求:
- 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
- 中学一般不早于8:00
- 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
- 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
此外,针对影响学生睡眠的外在因素,教育部提出了三个“中断机制”:
作业“中断”:要求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教师要对此进行针对性分析,加强辅导,如有必要可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
校外培训时间“中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
游戏“中断”: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确保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
0-18岁孩子睡眠时间参考表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按时吃饭,到点睡觉!尤其是孩子们,不能再熬夜了。长期熬夜,影响孩子生长发育:
影响孩子长高:人脑中下丘脑组织能分泌一种促进发育的生长激素,它主要是在夜间10时至凌晨1时分泌。睡不够就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从而影响长高。
影响孩子记忆力:睡眠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造成记忆力下降,对问题的反应能力降低。
孩子容易脾气暴躁:长期熬夜的孩子还容易发脾气,经常焦虑和烦躁,因为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功能,而体内激素的变化会影响孩子情绪。
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睡眠指南,0-18岁孩子最佳健康的睡眠时间(以一天24小时算)如下:
年龄 | 睡眠时间 |
---|---|
4-12个月 | 12-16小时(包括白天小睡) |
1-3岁 | 11-14小时(包括白天小睡) |
3-5岁 | 10-13小时(包括白天小睡) |
6-12岁 | 9-12小时 |
13-18岁 | 8-10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