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贺知章《回乡偶书》:50年离乡路,一首思乡曲

创作时间:
2025-01-21 21:10:3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贺知章《回乡偶书》:50年离乡路,一首思乡曲

公元744年,86岁的贺知章在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去世。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终于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家乡。然而,他归乡时所作的《回乡偶书》,却成为了千古绝唱,触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

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是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与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族,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20多岁便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在唐玄宗开元时期,贺知章的仕途可谓春风得意,历任太常博士、礼部侍郎、秘书监等要职,深受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贺知章并非贪恋权势之人,他更钟情于诗酒风流的生活。他与李白、张旭等文人墨客交往密切,经常饮酒赋诗,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贺知章的诗歌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见长,风格豪放飘逸,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天宝三年(744年),80多岁的贺知章告老还乡,回到了阔别50余年的故乡。此时的他,已经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面对故乡的山水和乡亲,他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于是创作了《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第一首诗开篇便道出了作者久别重归的心情。“少小离家老大回”,简短的七个字概括了诗人漫长岁月的流离颠沛,而“乡音无改鬓毛衰”则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自己的乡土情怀却始终未变,但时光已在其容颜上留下了痕迹。接着,“儿童相见不相识”,描绘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家乡的孩童已不认识这位曾经的少年,这种陌生感更凸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最后一句“笑问客从何处来”则巧妙地用孩童的天真烂漫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第二首诗中,贺知章进一步展开了对家乡变化的感慨。“离别家乡岁月多”,诗人直接点明了自己长时间的远离故土,“近来人事半销磨”则透露出家乡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甚至有些事物已经消失或变得面目全非。然而,在这种物是人非的背景下,诗人发现了一种恒久不变的美好——“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句诗以镜湖的永恒波光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不变美好的向往和珍惜,也寄托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贺知章的思乡情感,不仅体现在《回乡偶书》中,还贯穿于他的其他诗作。例如,他在《咏柳》中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通过对早春柳树的描绘,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叹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回乡偶书》不仅是贺知章对个人经历的回顾,更是对生命、时间和家乡的深刻思考。这组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情感内涵,跨越千年,依然感动着今天的读者。正如诗中所写:“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那份对故乡的深情,永远都不会改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