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05分背后:一位母亲用情绪价值培养自信孩子
高考705分背后:一位母亲用情绪价值培养自信孩子
“你居然在我没说之前就做好了,真是太好了!”
“别急,你一步一步来,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你很有行动力啊,想到了就去做,真棒!”
这些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们来自一位母亲对儿子的鼓励,这位母亲用持续的正面情绪价值,帮助儿子从三年级时的倒数第一,逆袭到高考以705分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这位母亲,就是赵启琛的妈妈。
赵启琛的故事并非个例。在湖南长沙,双胞胎兄弟申致和申泽也在父母的细心观察和情感支持下,双双在高考中取得了688分的优异成绩。这些成功案例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父母通过提供情绪价值,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持。
那么,什么是情绪价值呢?简单来说,情绪价值是一个人影响他人情绪的能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提供的情绪价值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料。当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和关爱时,会更自信,更有同理心,也更愿意与周围的人建立关系。
赵启琛的母亲就是一个典型的情绪价值提供者。当赵启琛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她没有责骂,而是选择安慰和鼓励。她回忆说:“他考砸了,就找我发发牢骚。我就安慰他,给他拥抱。我也没别的办法,就这样一直宽慰一直宽慰,一天天就过去了。”正是这种持续的情绪支持,帮助赵启琛建立了自信,最终实现了学业上的巨大飞跃。
申致和申泽的父母同样深谙情绪价值的重要性。他们意识到两个孩子心思敏感,需要特别的关心。因此,尽管工作繁忙,他们还是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及时的情感支持。这种支持让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情绪价值呢?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启发:
时刻接纳孩子的情绪:做孩子的情绪容器,当孩子释放焦虑、恐惧、愤怒等情绪时,父母要能接住并转化为轻松、温暖和力量。
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直达心底的关心,细心观察孩子的需求,及时提供情感支持。
犯错时及时安慰与包容:用理解的眼神、安慰的话语或温暖的拥抱,吹散孩子心头的紧张和愧疚。
经常鼓励和肯定孩子:信任、鼓励和肯定是孩子成长最好的养料,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与尊重: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父母都会站在他们身后。
从不扫兴,永远为孩子捧场:支持孩子的兴趣和努力,不要轻易否定或打击。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物质的满足和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情绪价值的培养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教育专家所言:“父母提供的正向情绪价值将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动力来源。”
让我们以赵启琛和申氏兄弟的故事为鉴,学会做一个高情绪价值的父母。通过持续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实现全面的发展。毕竟,一个充满爱与理解的家庭,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坚实的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