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今何在?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传国玉玺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传国玉玺今何在?为什么很多人都说,传国玉玺如今已经不存在了?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件文物承载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历经千年沧桑。它就是传国玉玺,一件凝聚着无数传奇与谜团的国宝。
在中国的所有历史文物当中,如果说哪件文物的价值,可以位居所有文物的顶点,那传国玉玺绝对是最有资格的一件。但可惜的是,在漫长的历史上,这枚象征着古代皇权的传国玉玺,早已彻底遗失了。至于目前在哪里,后人也无从得知。
不过,从传国玉玺所经历的历史来看,目前对于传国玉玺的下落,主要有以下几个猜测:要么是在海底,要么是在东北地区的某片地下。或者也有可能早就改头换面,变成了其他的样子。
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可能,主要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上,传国玉玺所经历的故事,实在是太过跌宕起伏。
据史书记载,传国玉玺成型于秦朝。据传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曾经让丞相李斯,镌刻了一枚印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以此来作为皇权的信物。
对于制作传国玉玺的材料,史书上则是有两种说法。最广泛的一种说法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卞和在湖北荆山附近,发现了一块宝玉。但是,因为这块宝玉外表实在不起眼,所以,当卞和拿着这块宝玉去献给楚王时,却先后被两代楚王,误以为是卞和在欺骗自己,先后砍了卞和两腿的膝盖骨。直到第三代楚王,才真正慧眼识宝玉,发现了这块宝玉的价值。
也正是因为这段历史,后来这块宝玉,便被称之为‘和氏璧’。
再后来,楚国为了求取赵国的公主,便把这块和氏璧作为聘礼,送给了赵国。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这块和氏璧,也自然落到了秦国的手里。所以,在秦始皇下来镌刻传国玉玺之后,李斯便用这枚和氏璧,制成了这枚传国玉玺。
不过,还有一种说法是,李斯当时所用的宝玉,并不是这枚和氏璧,而是一枚产自蓝田的蓝田玉,跟和氏璧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两种说法,到底哪个对,史学界一直没有结论。不过,传国玉玺成型于秦始皇在位时期,这点是没有争议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传国玉玺从成型的那天开始,就有了难以想象的政治意义。因为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而这枚传国玉玺,则是秦始皇亲自下令镌刻,象征了秦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在往后上千年的历史上,这枚传国玉玺,几乎就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从法理上来说,谁拥有这枚传国玉玺,谁就可以合法地成为皇帝。因为这枚传国玉玺本身,就代表了天命所归。当然,真正想去争天下,还是要看自己麾下的实力。但不管怎么说,一件物品就能作为皇位合法性的证据,这件物品的价值,自然是超乎想象的,甚至超过了千军万马。
但同时,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寓意,导致这枚传国玉玺在接下来的上千年历史当中,有了无比坎坷的经历。
秦始皇去世后,这枚传国玉玺,自然就传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手里。不过,没过几年,秦朝就亡了。在那场秦末农民起义当中,身为农民军领袖的刘邦,抢先攻入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子婴投降之后,这枚传国玉玺,自然也就落到了刘邦的手里。
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这枚传国玉玺,其实还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所以,后来在鸿门宴的时候,项羽也没太留意这枚玉玺,所以刘邦也就将其彻底占为己有。再之后,刘邦就藩汉中,而后又趁着项羽东征齐国,暗渡陈仓,奇袭关中,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经过数年的战争后,最终,刘邦成功干掉了项羽,建立了汉朝。
而刘邦建立汉朝之后,为了证明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自然也就大肆宣扬这枚传国玉玺的重要性。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大家开始逐渐形成一个概念:谁拥有了传国玉玺,谁就是天命所归,谁就应该做皇帝。
再之后,整个西汉时代,传国玉玺一直在西汉皇帝的手中,代代相传。直到西汉末年,权臣王莽篡汉自立,打算向当时的太后,讨要这枚传国玉玺,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但是在此期间,那位西汉太后却坚决不肯交出,甚至直接将这枚传国玉玺,狠狠摔在地上,打算将其摔碎。
在这次冲撞当中,原本方正的传国玉玺,被磕掉了一个角。后来,王莽得到了这枚传国玉玺之后,便用黄金将这个缺掉的边角补齐,这也是‘金镶玉’这个词的由来。
传国玉玺落入王莽手中后,仅仅过了十多年,王莽便被推翻,最后被乱刀砍死。混战之中,王莽麾下的禁军统领,抢到了这枚传国玉玺,然后将玉玺作为筹码,献给了当时的义军领袖,更始帝刘玄,以此来换取好处。自此,传国玉玺落到了刘玄的手里。
不过,就在这之后不久,刘玄便被麾下将领弑杀,将领们改为拥立刘盆子为皇帝。接下来,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又击败了刘盆子,并且最终统一天下。于是,传国玉玺也就此落入到了刘秀的手里。
传国玉玺到了刘秀手里之后,所代表的政治寓意,被进一步强化。毕竟,在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几位先后拥有他的主人,都先后横死,只有刘秀最后得到了它,并且统一了天下。再加上东汉盛行玄学,所以大家进一步强化了认知,坚定认为这枚传国玉玺,有着特殊的力量。只有真正被上天眷顾的人,才能真正将其占有。
接下来,传国玉玺在东汉皇帝手里,代代相传。直到东汉末年,因为汉灵帝去世后,东汉高层外戚与宦官互杀,最终点燃了整个洛阳皇宫,慌乱之中,有人将玉玺带出了皇宫,最终却不幸遗失。
这也是这枚传国玉玺,在历史上第一次失踪。
不过,这次失踪,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就在不久之后,一个名叫孙坚的将军,率兵攻入了洛阳。后来,孙坚在一口枯井里面,发现了一个死去的宫女,并且在这个宫女的身上,发现了这枚传国玉玺。
对于孙坚发现的这枚传国玉玺,后世基本没什么怀疑,大家基本认为这就是正品。一方面,孙坚之前从来都没见过传国玉玺,不可能有仿造的能力,而后来也有见过传国玉玺的人,确定过这枚玉玺的真伪。另一方面,发现玉玺的地方,也确实和之前的很多事情对得上号,确实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
不过,孙坚得到这枚玉玺之后,并没有马上对外声张,而是将其藏了起来。接下来,孙坚在征讨荆州刘表的时候,不幸战死。其子孙策靠着这枚传国玉玺,从孙坚的老上司袁术手里,换来了千余残兵。靠着这支军队,孙策奠定了三国时期吴国的基础。而这枚传国玉玺,也就落入到了袁术的手里。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孙坚捡到这枚玉玺之后,消息直接被泄露了出去。此后,作为上司的袁术,直接派人前来讨要,最后从孙坚手里要走了。不管这两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总之,玉玺后来确实落到了袁术的手里。
而袁术得到这枚玉玺之后,欣喜若狂。袁家本就是东汉的高层贵族,而此时的袁术,势力又极大。所以,袁术认为,这是上天把玉玺送到了自己面前,想要让自己做皇帝。于是在这之后,袁术直接称帝了。但好景不长,袁术称帝之后,很快引来群雄众怒,成了众矢之的。最终,袁术战败,抑郁而终。而袁术死后,这枚传国玉玺,也被袁术的下属取走,献给了当时作为正统皇帝的汉献帝。
汉献帝得到这枚玉玺的时候,已经是身在许昌,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了。所以,这枚玉玺,也就相当于是变相落入到了曹操的手里。再后来,曹丕篡汉,这枚玉玺就正式落入了曹家的手里。玉玺在曹家手里传了几代之后,曹家又被司马家取代,就这样,玉玺又落入到了司马家的手里。
司马家建立晋朝之后,仅仅传了两位皇帝,便爆发了八王之乱。此后,北方游牧民族趁势南下,纷纷建立政权。最后,西晋被汉赵政权所灭。汉赵大将刘聪攻破洛阳后,晋怀帝出城投降,同时也将这枚玉玺给了刘聪,就这样,玉玺落到了前赵的手里。
再之后,前赵政权分裂,以石勒为首的后赵政权,最后灭了前赵,再次抢到了这枚传国玉玺。而石勒得到这枚传国玉玺之后,还特意在玉玺旁边,加上了‘天命石氏’这四个字。
不过,石勒刻的这四个字,显然没什么作用。仅仅二十年之后,后赵同样被冉魏政权取代,所以玉玺就落入到了冉闵的手里。再之后,冉闵为了得到东晋的帮助,便被东晋将领骗走了玉玺。自此之后,传国玉玺就再次落入到了司马家的手里。
再次回到司马家手里之后,这一次,传国玉玺正统传承的时间,就比较长了。东晋灭亡之后,由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取代了东晋,历史也正式进入了南北朝时代。在南北朝时代,南朝先后传了宋齐梁陈四代,玉玺也就从东晋一路传到了南陈政权的手里。
到了南北朝末期,随着杨坚篡取北周皇位,建立隋朝,并且南下灭陈,中原再次被统一,玉玺也就此落入到了杨家的手里。不过,杨家只传了两代之后,就亡国了。在隋朝灭亡之后,玉玺再一次经历了一场坎坷的旅程。
这一次的坎坷,主要是被那场隋末战乱影响的。因为隋炀帝杨广,是被麾下的禁军发动兵变所杀,这场兵变,后世史称‘江都政变’。江都政变之后,著名的大奸臣宇文化及,接管了禁军,玉玺也就此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里。
在演义小说当中,在这之后,各大势力开始争抢玉玺。但最终,却被李渊的儿子李元霸,压服群雄,最终抢到了玉玺。但在正史上,李元霸这个人是不存在的,玉玺也不是这样落入李家的手里。
在正史上,江都政变后,玉玺先是落入到了宇文化及手里。然后,宇文化及率兵和瓦岗军大战了一场,最后被瓦岗军打败。此后,宇文化及率领残存的士兵,裹挟着隋朝的女眷,向北方逃窜,路上却被另一位隋末枭雄窦建德截杀,玉玺和那些隋朝女眷,就落入到了窦建德手里。
但是再之后,没过多久,北方的突厥便前来要人。这主要是因为,隋朝那会儿,曾经派了一个隋朝公主去北方和亲,那位公主此时在突厥地位很高,所以才能派遣突厥前来要人。窦建德为了得到突厥的支持,直接把人和玉玺都交了出去。所以在这之后,玉玺就落入到了突厥人的手里。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