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能力关乎学习运动,6岁前这样培养最有效
平衡能力关乎学习运动,6岁前这样培养最有效
平衡能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不仅关系到他们的运动发展,还影响着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如何判断孩子的平衡能力是否达标?又该如何科学地进行锻炼呢?
千万别错过培养关键期!6岁前锻炼孩子平衡力的小游戏都有啥?
孩子走直线的时候总是晃来晃去
走路的时候容易撞到东西
或者稍微被东西绊到就会摔跤
容易晕车、晕船
对高处有强烈的恐惧感
不敢攀爬梯子、滑梯等游乐设施
.....
这些看似平常的表现
却有可能在向我们传达着重要的信号
孩子的平衡能力差
01
孩子的平衡力到底有多重要?
到底啥是平衡能力?
儿童平衡能力就是孩子在站立、走路或玩游戏时,能控制自己不摔倒、不摇晃的本领。
它是帮助孩子稳稳站住、灵活跑跳的重要基础,也是他们从抬头、坐着不倒,到爬、走、跑一步步学会的关键能力。平衡能力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孩子的运动,还影响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重要技能。
平衡能力具体包括:
①静态平衡 :例如站立或坐着不动时保持身体的稳定。
②动态平衡 :例如走路、跑跳、骑车等运动时,身体能快速调整重心避免摔倒。
平衡能力是由前庭系统(耳朵内的前庭器官)、视觉系统 、本体感觉(肌肉、关节等位置感) 协同配合来完成的,因此。它是孩子身体运动发展的重要基础。
02
孩子平衡力不好有哪些影响?
1.动作协调性差
表现为:孩子走路容易摔倒或摇晃、不稳;上下楼梯时需要扶着栏杆;跳跃动作不连贯。
2.表现出慢动作和避免复杂运动
表现为孩子不愿意参加需要跑跳或攀爬的体育活动,喜欢避免群体体育游戏,如踢球或跳绳。
3.姿势和体态异常
表现为:经常驼背,站立时身体容易前倾或后仰,无法单脚站立超过几秒钟。走路可能出现“内八字”或“外八字”现象。
4.视觉跟踪与手眼协调问题
表现为:看书时难以跟随文字行进,抓球或投球时无法精准瞄准,对快速移动的物体反应迟钝。
5.学习困难与注意力问题
表现为:上课时坐姿不稳,总是换姿势或趴在桌子上;在需要长时间注意的任务中难以集中精力。
03
哪些运动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平衡力?
这个阳子老师在直播间和日常视频中也有给家长朋友们科普过:
PART 01
大 龙 球
①趴:1个月——3岁,多让孩子练习趴。
②弹跳:6个月以上的宝宝,家长可以扶住孩子腋下的位置带着孩子在大龙球上做弹跳。
③晃:正晃+反晃,对孩子晕车,晕船管用。
④推:3岁前的宝宝可以推着这个大龙球往前走,协调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⑤靠墙弹跳:3——6岁的宝宝可以将球抵在墙上,坐在上面练习弹跳。
⑥抱走:3——6岁的宝宝,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抱着球按照直线往前走。
注意:感统游戏讲究少量多次,千万别一次给孩子整三四十分钟。
PART 02
平 衡 板
平衡板也可以像大龙球一样,趴、坐、晃,这些基础功能是一样的,但是平衡板的进阶功能有什么不一样?
①小摇马:当孩子会走了以后,可以这样摆放平衡板,让孩子在上面走。
②过小桥:也可以把板子反过来,让孩子尝试自己走拱形小桥。
③亲子跷跷板:孩子双脚站在平衡板上面的一侧,家长站在另外一侧,拉住宝宝的手,家长用脚把孩子蹬起来(这个游戏等孩子2岁以上再去做)。
PART 03
平衡车&自行车
①1.5岁—3岁:骑平衡车
平衡车适合从孩子1.5岁—2岁左右开始学。一般来说,当孩子连走带跑都很顺的时候,就可以开始学啦。
根据Piek et al.(2008)的研究,2—3岁的孩子通过平衡车可以显著提高动态平衡能力,而平衡能力是幼儿运动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
②3岁—4岁:骑带辅助轮的自行车
辅助轮主要用于让孩子适应脚踏驱动的同时,提供平衡支撑。孩子在尝试踩踏板之前,先可以学会方向控制和刹车,同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适应能力。
③4岁-6岁:骑两轮自行车
大部分孩子在4岁左右可以过渡到无辅助轮的自行车。如果孩子在之前通过平衡车训练了足够的重心控制能力,骑两轮自行车通常能自然过渡,不需要额外的学习。
以上就是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平衡能力的部分运动和游戏,如果感觉自己家宝宝平衡能力不是很好的家长,赶紧带娃练习起来吧~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