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80年: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布雷顿森林体系80年:去美元化进程加速?
近日,在中国杭州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过去80年与未来展望”国际会议上,70余位国际金融专家学者聚焦“去美元化”议题。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发起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指出,当前全球面临多重挑战,地缘政治紧张、民粹主义抬头、经济增长放缓,美元的过度特权正受到广泛质疑。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和国际金融体系的变革需求,去美元化进程逐渐加速,引发了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新一轮探讨。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冷战期间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核心内容、运作机制以及最终瓦解都与两极格局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竞争紧密相关。
- 美元与黄金挂钩:确立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汇率,各国货币再与美元挂钩4。
- 国际金融机构成立: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短期资金支持以稳定国际货币体系4。
- 世界银行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4。
- 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允许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超出范围由政府干预4。
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固定汇率和国际机构的支持,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同时确保全球金融稳定。然而,这种安排也使非美国国家在政策上依赖于美元,凸显了体系的不平等性6。
当前去美元化的具体表现
美国债务问题日益严峻: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首次超过35万亿美元。专家认为,美国政府借债无度,将过度消耗甚至透支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影响美国经济可持续性,反噬美国政府信用3。
黄金需求持续上升:去美元化趋势下,各国在国际交易和储备资产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转而寻求其他货币或资产。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和价值储存资产,在此背景下其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显著变化。去美元化会提升黄金的需求,当各国对美元的信任度下降,他们会增加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这是因为黄金具有不受单一国家货币政策影响、价值相对稳定的特点。例如,一些新兴经济体为了降低外汇储备风险,会更多地购入黄金2。
国际社会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反思:在杭州会议上,罗马第二大学名誉教授、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部长乔瓦尼·特里亚表示,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始终保持着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地位,这是美国享受的一个优势,目前还没有受到其他货币的挑战。但是,以美元所计价的资产非常容易受美国货币政策和美国经济周期的影响,当前需要再次评估这种货币体系的合理性以及考虑是否需要建立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规则1。
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方向
多元化货币体系: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货币体系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民币、欧元、英镑等货币在国际储备和贸易结算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削弱了美元的主导地位。
区域性货币合作:欧洲稳定机制首席经济学家罗尔夫·斯特鲁奇在杭州会议上强调,区域性的融资安排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欧洲国家和IMF的借贷条件有所区别,有些国家需要克服它自己的债务问题,要能够重新回到市场1。
数字货币的兴起:近年来,各国央行纷纷加快数字货币的研发步伐,这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重要方向。中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走在前列,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和推广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变革中的角色
人民币国际化加速:中国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平台,增强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和储备中的地位。截至2023年底,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五大储备货币。
金融开放与创新:中国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吸引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创新应用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探索。
多边合作与全球治理: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金融治理,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改革,倡导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80年来,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深刻变革。当前,去美元化趋势的加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反思和调整。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朝着更加多元化、区域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将在这一进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